暨南大学“史学精英”文献研习班 工作日志(最后的三天)

发布人:黄绍英 发布时间:2017-06-27

1030日--112

经过连续几天早、中、晚的加班工作,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文献研习班的三个小组的同学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共计约2900件的文献的拍摄及录入工作。

留在周宁县的最后两天,老师与同学也没有浪费时间,继续前往周边的村庄进行考察。1031日,大家乘车前往周宁县西北部的纯池镇禾溪村。郑馆长和当地村干部为我们讲述了村内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一座名为三仙桥的瓦木结构木拱廊桥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成为国家级文化遗产备选单位。民国时期的禾溪小学申报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修复。

111日,大家踏着绵绵细雨前往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浦源村的鲤鱼溪景区。当地自宋代以来,保留着禁止捕捉和伤害鲤鱼的族规,一条长达500多米的溪流中,有数千条锦鲤在里悠然游弋,美不胜收。随后,老师与同学们还在郑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郑氏宗祠,它肇基于南宋初年,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肃穆庄严。

112日,老师与同学们踏上了归程。此次周宁考察活动,师生队伍受到了当地政府、文化单位与地方群众的热情招待,顺利的完成了文献的收集与拍摄工作,并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名胜古迹。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一系列点校、翻译等工作仍需要文献研习班的师生共同完成,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定会在闽东契约研究领域取得不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