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史学》第七辑(2012年1月出版)

发布人:黄绍英 发布时间:2016-05-03

顾问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卫思韩(美国)  韦庆远(北京)  朴元熇(韩国)  西田龙雄(日本)

朱维铮(上海)  克恰诺夫(俄罗斯)  张磊(广东)  陈学霖(美国)

陈高华(北京)  陈得芝(江苏)  季塔连科(俄罗斯) 饶宗颐(香港)

萧启庆(台湾)  萨安东(葡萄牙)  章开沅(湖北)  普塔克(德国)

谢和耐(法国)  蔡鸿生(广东)

编辑委员会

主编:马明达 

副主编:范立舟

特邀编委:金国平(葡萄牙)  韩琦(北京)  崔丕(上海)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明达  马建春  王元林  刘正刚  刘增合  纪宗安  张其凡

张晓辉  陈伟明  陈奕平  范立舟  郭声波  冀满红

编辑室

主任:马建春

执行编辑:刘永连  李新华

 

 

 

                      

 

《暨南史学》第七辑目录及摘要

 

 博雅学者 谦德君子

                                                            王贵忱(1

 朱公风范长存   

                                                             蔡鸿生(3

师恩深重 心铭长存                          

丘进  纪宗安  袁丁  张应龙(5

细微之处呈风范

     ――忆朱杰勤先生执教,观中外关系史学科建设

              丘进(8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缅怀当代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奠基人朱杰勤                                 

王介南(12

大师风范 舐犊深情

    ――朱杰勤先生提携后辈拓展中西交通史研究之贡献               

孙光圻(19

“国际视野下的中西交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朱杰勤文集》首发式纪要                            

李峻杰  纪宗安  22

中古波斯文残片S 52译释——摩尼教《大力士经》研究                                  

马小鹤(26

【提要】吐鲁番中古波斯文文书S 52(=SI 0/120)有两张纸。笔者对S52第一张纸与死海古卷亚兰文文书6Q8 14Q203 7b i-ii4Q203 84Q531 224Q530 Frag.2 Col,2进行了比较研究,重新构拟了《大力士经》故事的一部分:巨人马哈怀从以诺那里带回来两块石板,宣读了第一块石板上以诺给魔鬼的信函。巨人奥赫亚(=)怀疑马哈怀带来的信函。第二块石板上致守望者首领沙赫米扎德及其同伙的信函也宣读了。桑对上帝的旨意不以为意,但是其他巨人忧伤担忧。桑和其他巨人都为噩梦所困扰,他们派马哈怀去求以诺解梦。笔者对S52的第二张纸与安息文《惠明经》及其汉译本《摩尼教残经》作了比较研究,重新构拟了一个教义:惠明使令想、心、念、思、意摆脱怨憎、嗔恚、淫欲、愤怒和愚痴,将怨憎等等禁于骨城、筋城、脉城、肉城和皮城。他从己体化出怜悯、诚信、具足、忍辱和智慧。这个教义当为摩尼《大力士经》的组成部分。

福建晋江霞浦两地明教史迹之比较

                                             粘良图43

    【提要】本文通过对晋江、霞浦两地有关明教田野调查的新发现,结合传统文献记载,比较唐代之后两地明教发展的轨迹。认为唐季之后,西来摩尼教在东南沿海地区改名明教,着意吸收佛教及道教的文化元素,在民间发展甚盛。晋江、霞浦两地都建有明教寺庵,广结徒众,在社会上颇有影响。明代而后,晋江明教几经官府打击,由在草庵公开活动转为隐秘于民间,后有佛教徒进驻草庵,使晋江明教带有更多佛教的色彩。霞浦山海交错,汉畲杂居,官府的管理似较宽松,当地明教徒转身成为替人超度禳灾的法士,保留下明教坛堂及诸多科仪文书,具有更多道教的色彩。两地明教的发展方向虽有不同,却殊途同归,即由外来宗教衍变成民间信仰中的一个别具色彩的支派,汇入中国的民间宗教之中。

广州伊斯兰教史三题                  

马明达(53

【提要】 广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遗存有重要的历史古迹,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见证。此外,在历代文献典籍中也保存有不少关于广州伊斯兰教史的资料,学者们不断探赜索隐,“发潜德之幽光” ,已有不少重要的发现。但由于中外文献浩如烟海,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寻求空间,它对推动广州伊斯兰教和回族史的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回回史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个人涉猎不广,历年所获微不足道,兹将平时所积存的零星资料和一些思考,写为札记三题,聊备方家采撷,体例则一如2001年《西北民族研究》第二期刊载的拙作《广州伊斯兰古迹二题》。

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                   

陆芸(186

    【提要】中世纪的国际海洋贸易,穆斯林商人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在中国的广州、泉州曾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本文拟从保留下来穆斯林的墓碑石上的名字、内容来探讨海上丝绸之路与穆斯林商人的关系。我从墓碑石中发现泉州穆斯林可能在14世纪初或更早就开始取汉姓。姓氏的变化体现了泉州穆斯林融入中国社会生活的主动性。他们的后代可能以中国人自居,而不是以"蕃客"的身份留居中国。清真寺在穆斯林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州怀圣寺和泉州清净寺是中国东南沿海最古老的两大清真寺,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我拟从清真寺内保存的最早的碑文来探讨元代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一些特点,如清真寺的管理,一些曾担任朝廷官职的穆斯林在修建或重建清真寺中的重要作用。

苏非东渐与中国伊斯兰

    ――从《经学系传谱》再论伊斯兰影响宋明儒学的可能性                               

长谷部茂(84

【提要】1989年书稿整理后出版问世的清代穆斯林赵灿所编著的《经学系传谱》记述了中国伊斯兰由16世纪中叶胡登洲为始的师承演变情况。它可以部分弥补苏非东渐至18世纪初刘智等所谓“回儒”汉译伊斯兰经典为止的时间空白。笔者曾注意到宋学的兴起并非儒家内在发展且苏非始东渐时代正是宋学从周敦颐至朱熹逐渐形成的时代而提出了伊斯兰影响宋学的观点。本报告拟借《经学系传谱》的记述进一步探讨此观点。

伊本·白图泰东游与海文化

                                                 李光斌(92

【提要】中国的唐玄奘西天取经,摩洛哥的白图泰东土亲善。时代不同却铸就了中西交通史上一段友好史话。伊本·白图泰从远西的大西洋彼岸辗转来到远东的太平洋岸边。身体力行走的都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伊本·白图泰记录了许多有关海洋及航海故事以至于一些国家的历史都是靠伊本·白图泰的记录而写成的。一位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结缘的人也一定会与此民族一样不朽于世。

古代东北亚航路的形成                       

汪义正(106

   【提要】关于古代东北亚航路的研究,史学界还不多见。本文拟就制约古代东北亚航路的中国东部海域“逆时针气旋环流”的自然规律,及唐、宋、元、明等历朝有关对外交通的文献记载,梳理古代东北亚航路网的形成过程。中国东部海域外围从北向南环绕着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与台湾岛等岛弧。沿着岛弧内侧分布着一股从西南向东北流向的暖流黑潮,而沿亚洲大陆东侧沿岸则分布着一股从北向南流向的沿岸流,这两股流向相反温度相异的大海流,构成了"逆时针气旋环流"规律。秦汉及其以前时期东北亚主要通路为:营州入安东道及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隋唐时期因新罗梗海道,而另辟沿岛弧航行的福建琉球日本航道;宋元时期,由于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的高度发展,更开拓了跨海通高丽的海道舟舡路与越洋直航日本的大洋路,至此全面完成了古代东北亚的航路网络。日本史学界早从明治末期就开始研究遣唐使与遣唐船,但因日本的研究主要站在以日本为主体的立场,并非站在东亚全局的立场,同时又受制于本身史料欠缺等原因,因而导致了违背“逆时针气旋环流”自然规律的谬误航路学说,本文也将论及。

神灵的庇佑:郑和下西洋中的祭祀神灵研究

王元林(120

    【提要】以往学者研究郑和下西洋,把天妃、南海神纳入道教或佛教有失片面。在国家礼制层面上,他们仍然是被纳入国家祭祀神灵,而非道佛神灵。静海寺等属于国家层面上祭祀的佛教神灵场所;长乐南山三清殿等也是官方许可建立的道教场所;清真寺等也是官方许可的回教祭祀场所。这些祭祀场所虽为佛道回等宗教,但并不能说明郑和下西洋中祭祀的有关神灵都是这些宗教的神灵,其间不排除佛道等宗教对国家甚或民间神灵的吸收和利用。郑和下西洋后建的都公庙、太保庙等,则是保佑海上航行在其海域祭祀的地方性神灵,由船员或地方民众祭祀。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官方的行为,其间官方祭祀的国家神灵的场所有静海寺、龙江天妃宫及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沿海要地的天妃庙、南海神庙等,其有功于航海,固沿途祭祀。后来的三宝庙、太保宫、都公庙等,是官方与民间行为共同催生了这些场所的出现,但其仍是民间信仰的范畴;而民间信仰的宗三庙、白鳝庙、大王庙等庙宇,则与下西洋的官方祭祀无关。佛教、道教利用了天妃等国家祭祀神灵的显圣和在人们心目中的灵应,通过相关的经义和图画、仪式等,在郑和下西洋中,再次把天妃等国家祭祀神灵纳入其体系。

郑和下西洋阿拉伯海航线考                              

周运中(132

【提要】本文首先考证了《顺风相送》的成书年代,其次考订了郑和下西洋从印度半岛南部到阿拉伯半岛的航线,再次考证了《郑和航海图》上溜山国九大溜的位置及溜山国一带的航线,最后比较了《郑和航海图》与《顺风相送》阿拉伯海航线的诸多不同,考证了《郑和航海图》独有的阿拉伯半岛地名,提出《郑和航海图》的信息来源与《顺风相送》不同。《顺风相送》记录了郑和主船队的实际航线,《郑和航海图》在很大程度出自改绘的外国海图。

俄使佩特林首访明代中国初探    

张箭(147

    【提要】俄中交往始于明末1618年的俄国佩特林使团访华,而非17世纪中叶的清初。本文在苏方研究和俄语、汉语、英语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俄国人开辟俄华通道出使中国的背景,俄蒙通道的开辟和俄蒙关系的建立;考证使团的人数、路线、行期;评说《中国、蒙古见闻记》的内容、特色和价值;分析佩特林之后俄中交往暂辍的原因;研讨佩特林访华的余波和影响,包括1642年维尔申宁访华,对英中开始交往的推进,明皇国书的下落,所谓先于佩特林的访华俄使传说,以及有关的问题。

明代对日赏赐考                         

吴元(162

【提要】 明代中日交流主要通过朝贡贸易进行,明政府对日本的赏赐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对日赏赐的物品既有大宗丝织品,也包括直接赏给大量铜钱,这是有异于他国的。对日赏赐丰富了日本的经济生活,加深了中日两国间的文化联系。

从妇女装饰“花子”看高句丽文化的中原化                          

徐晶(172

    【提要】汉唐之际,中原文化大放光彩,泽被四方,坐落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两岸的高句丽,就存活于汉唐之间的7个多世纪。泱泱700年,高句丽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也受教了盛世昌荣的中原文化。被清朝封禁了200多年的高句丽墓葬文化,在近代昭显于世。作为文化缩影的古墓壁画,成为高句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亮点。我们从高句丽壁画中走下来的妇女形象,尤其是妇女的妆容、妆饰"花子"一小物件,或许可以窥见高句丽文化中原化的点点滴滴。

明末赴朝山东移民王以文及其后裔研究                         

刘冉冉(178

【提要】明朝末年,山东济南人王以文跟随在清朝为人质的朝鲜世子东归,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王以文父祖皆为明朝显臣,到朝鲜后,他拒绝了朝鲜孝宗大王出仕的请求,却积极帮助孝宗谋划北伐大计,其五世孙王德一、王德九兄弟在朝宗岩创建大统行庙和九义行祠,与朝鲜王朝祭祀明朝皇帝的活动相结合,王氏后裔世守大统行庙,且至今仍以"皇朝遗民"自居,他们对明帝和祖先的崇祀,在朝鲜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马礼逊汉语教学活动述论         

谭树林(189

【提要】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也是公认的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播的开山祖。他在华首倡的译圣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开医馆、印刷出版等传教方式,不仅对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具有普遍的先行意义,而且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马礼逊从传教、贸易、外交角度,倡议并力行汉语教学活动,不仅为英国培养了一批通晓中文的传教、商务、外交人才,而且为19世纪英国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制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英国汉学乃至19世纪英语世界汉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吧城唐番通婚看中外文化冲突与融合

――以吧城华人公馆档案资料为基础                                                         

刘永连(220

    【提要】中外文化交流在极其广泛的领域不断进行,而19世纪吧城地区由唐番通婚而激起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现象则是一页新奇有趣的篇章。吧城华人公馆档案中极其丰富的婚姻资料,既以大量纠纷案件留下华人与其他民族文化激烈碰撞和冲突的写照,又从方方面面反映了这些异质文化逐渐融合的历史进程。

20世纪30年代前后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德育事业特点  

                                                              郑利群(245

    【提要】由于20年代民族主义的冲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对于以传播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德育事业进行了方略上的调整。其在30年代前后广州青年会德育事工中的体现,就是在宗教内容上将基督教精神与个人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在研教方式上主要采用科学理性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在传教方法上尽量统合多种聚会手段来加强会众的宗教感染力。结论认为正是通过以上诸项措施的改变,广州青年会最终走向了本土化,从而体现了青年会以基督教为主的德育事业在中国发展的必然命运。

再论贡、助、彻——《孟子》的理想与现实          

卢中阳  赵世超(253

【提要】关于三代的剥削形式,儒家经典《孟子》最早提出了一套体系,几千年来一直被研究中国早期剥削形态的学者奉为圭臬。近代以来,学者们虽产生了怀疑,但争论的焦点还主要是贡、助、彻的有无和三者孰先孰后的问题。本文对《孟子》中关于贡、助、彻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考辨,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孟子》关于三代剥削形式的论述是出于作者的理想,是对当时遗留的现实因素的理想化的构拟。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中国早期的剥削形式应该是以贡纳和劳役并存的整体剥削形式。

论史华慈解《老》的特点                      

 吴雪萌(261

    【提要】提到史华慈及他的《老子》研究,很多学者会将他与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也有学者认为,史华慈对《老子》思想的研究是借《老子》阐发自己的神秘主义思想。事实上,史华慈并非要表达个人的神秘主义思想,而是借神秘主义这一维度对《老子》思想进行阐发,体现自己的老学思想,神秘主义只是史华慈通向老子思想世界的桥梁。

朱熹礼学思想的特点              

殷慧  肖永明(269

    【提要】朱熹在南宋社会内忧外患、佛道盛行的历史环境下又一次回应并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礼教思想,决心重振社会人伦秩序,其礼学思想对宋元以降的中国及其东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的礼学思想以《仪礼》为本经,考证注重义理,强调因时制宜地践履。朱熹还继承了北宋诸儒论礼、理关系的精华,在批评二程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礼理双彰的思想。

顾炎武与清代学术之转向            

董平(299

【提要】本文对清初至乾嘉时期的学术走向进行了重新考察,试图表明明清之际的学术实质一直存在着学术以“为道”这一本原性价值追求与以博文为形式的单纯“为学”之间的内在紧张。作者首先对明末清初学术之大势进行了概要性叙述,对梁启超关于顾炎武为“清学”开山之说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乾嘉“汉学”实不足以承续顾氏的学术精神,推顾氏为“清学”开山也未足以推崇顾氏。文字训诂名物典制的考证之学,本质上是疏离于甚至逸出于“明道”的学术传统的,不仅未能上接顾氏学术的根本义旨,而且也为戴震学术的某种质变形式。而“宋学”的重新张扬与“今文学派”的重登舞台,在思想史的意义上,则表明学术以“明道”这一本原性价值取向在现实性上的重新挺立,所以将“汉宋之争”以及“今古文之争”仅视为“门户之争”并不恰当,是忽略了其思想史意义的。“宋学”与“今文学”的合流,既导致以考证为特征的“汉学”衰微,也使“明道”再次成为学术主题,并由此而转向于社会现实的激烈批判中国学术正由此而进入于近代。

晚清今文经学与墨学                     

张永春(328

    【提要】嘉道以降,今文经学与诸子学并时而起,今文学家或受乾嘉汉学“以子证经”学风的影响,或因微言大义的追寻而偏好墨子“义实” ,多好谈包括墨子在内的先秦诸子。而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更使今文学家倡导“通子致用” ,推崇墨子的救世精神,康有为则将墨学与西学、今文学相融通,构建其维新变法理论。至此,今文经学已由追寻孔门真学、树立孔学尊崇地位的初衷走向了它的反面,即儒学正统地位面临瓦解而墨学等异端之学兴起。

中国近世思想史方法论           

何俊(343

    【提要】中国近世思想史只是整个中国思想史的一段,而中国思想史也只是中国史的一个专门领域,其研究方法并不具有独立性。本文力避空言,从自己的受学与研究经验出发,梳理出若干体会,以期将传统的治学门径与现代的研究方法加以整合。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方光华  兰梁斌(368

【提要】在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中,侯外庐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结合历史资料,通过批判性研究,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民族性特点,并揭示了当代中国的时代性主题。家族到国家的“早熟”文明起源路径、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国有制的盛行和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制主义制度,表明中国私有财产权不发达、土地私有法权观念和民主观念的缺乏,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成长;思想观念上,文明起源之际先王观念的发达,不同于古代希腊对自然真理的执著追求,唯心主义神学体系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哲学思潮,束缚了人们的世界观,而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则备受阻碍。近代中国虽有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启蒙思潮,但中国社会并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当代中国不仅要反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因素,还要从事现代化的启蒙和建设工作,这主要包括法权观念、科学、自由与民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自然观念等的启蒙。

北齐文林馆考                               

黄寿成(385

【提要】北齐后主高纬设立文林馆的初衷虽然是修撰《修文殿御览》但是从其馆臣职责看与后世的李唐王朝的翰林学士院有类似之处因此说文林馆的设置实是开启了后世设置翰林学士院之先河。另外从对这些文林馆臣的学术渊源及族属来看文林馆的设置与该区域的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唐朝岭南道桂管地区行政区划沿革                                                    

                                                       郭声波  胡雅琳(397

【提要】本文以唐朝鼎盛时期的天宝十三载(754)为时代断面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复原唐朝置在岭南道桂管地区的行政区及其变迁过程内容包括都督府、方镇、州郡、县在整个唐代的建置沿革、分合省并、隶属关系、名称改易、治所今地等对两《唐书·地理志》等历史文献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的错误及遗缺做了必要的考证、修订和补充。

北宋军队拣选制度研究           

游彪  张国英(432

    【提要】北宋军队拣选制度是伴随着募兵制确立而出现的一种士兵考核机制其核心为“优升劣降() ,包括升补和降退两个层面广泛存在于各兵种及军种之间其中既有士兵的拣选也有军官的拣选。由于拣选带来的生存境遇的变化以及不同士兵生活追求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士兵对拣选的不同态度。在宋代兵制的运作过程中拣选制度存在着地域差异并随着战争或和平的环境变迁而存在执行力度加强或者松弛, 的趋势。而且拣选制与募兵制下的各种制度都存在直接而紧密的关系拣选制度确立于太祖朝历经诸多复杂的变革过程至北宋末年轰然崩溃。事实上太祖建立拣选制的初衷主要是形成强干弱枝、内重外轻的兵力分布并且努力实现兵精用足避免冗兵误国伤财。而且为了防止年老士兵流离失所设立了剩员制度。宋初拣选制的确立是成功的。但在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拣选制的立意与其现实效果间形成了巨大反差。北宋军队中存在着士兵多上不堪战、下不堪役的现象国家一直面临着冗兵冗费积弱不振的难堪局面等等这些都与拣选制度执行不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导致拣选制执行不力的原因主要是战争及和平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制度执行过程中各种无形但十分重要的人事关系所起到的负面作用。

宋代救荒仓储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李华瑞(497

【提要】宋朝救荒仓廪并不仅限于常平、义仓、广惠仓、社仓等专设救荒仓廪而是范围更广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宋代所有储蓄粮食的仓廪。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一、在京诸仓;二、诸州县仓;三、转般仓(大军仓);四、隶属中央官府的常平、义仓以及由地方临时设置具有常平义仓类似性质的平籴、平粜、州储、均籴、州济等仓;五、民间组织的社仓等。宋代的救荒仓廪制度出现了三个新的变化:第一汉唐以来实施的常平仓制度的“贱籴贵粜”功能不仅主导常平仓系统的运作而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时的官民所建仓廪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第二常平仓、义仓、州县仓出现合流的现象亦即这三类仓形式上、名义上仍按不同的管理职能有所区分但实质上已混通平素都可用作军储灾荒时节又都可共同承担赈济、赈贷、赈粜的功能;第三,北宋时期的州县仓、南宋时期的桩管米在实施义仓赈济职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南宋桥梁数量、类型与造桥技术述略           

葛金芳(532

    【提要】本文以《宋元方志丛刊》为基本史料并辅以明代方志从新造(含改建)桥梁的数量、类型、技术和资金筹措等角度说明南宋时期桥梁建造业所获致的成就。考察表明桥梁建造在南宋时期形成高潮不仅超迈汉唐且为元朝所不及。我国传统社会由木桥向石桥的过渡在南宋完成石墩石梁桥已成为主导形制。桥墩建造中的“伐型基础”、“养砺固基”和“睡木沉基”技术桥梁架设中的伸臂梁技术以及浮桥的联结和伸缩技术均是在南宋时期成熟和定型的。而政府投资、私人捐款和寺院集资则为该时期桥梁事业大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南宋杭州西湖梅花名胜考               

鲁茜(569

【提要】本文考证出南宋杭州西湖多梅花有孤山、皇家宫宛官署、官员别业园林、佛寺名山、百姓民居五个层面十五处赏梅景点;考察它们环西湖西北、东南两个片区的具体分布种植情况与盛衰原因;并考索出南宋帝后雅爱梅西湖是南宋皇权相权中心地西湖梅影响着士人以梅品为行藏出处态度、百姓以游赏为乐种梅为业赏梅风靡皇都。南宋杭州西湖梅花是咏梅史上最重要的时空地域对林逋在咏梅史的深远影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辽上京地区出土的古代东北亚民族古玺印的新资料          

内蒙古辽上博物馆  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580

    【提要】辽代上京城作为十至十二世纪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城市是“草原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交点与起点。辽上京地区出土的古玺印对于研究中国古玺印与古玺印制度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以及东北亚域外民族地区的传播与演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和考证了该地区新近出土和发现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古玺印”52方及“东北亚域外民族古玺印”28总结并概括了隋唐以来“中国古玺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古玺印”、“东北亚域外民族古玺印”的整体发展态势进而论证和分析了三者在古玺印学、汉字的文化史与古代东亚文明史上的关系、作用及其影响。

明末北京米氏三园考述              

马建春  曹娜(606

【提要】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经不断深化发展为一种文化观念。于此观念指导下乃逐渐派生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文人园林自其产生直至明清一脉相承积累了一整套的造园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山水园林体系于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并对东亚、东南亚诸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朝末期是文人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传统士人阶层亲自参与园林设计不仅出现了大量富有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而且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士人园艺家。这些士人园艺家及他们的作品极大丰富和推进了古代文人园艺的发展米万钟及其米氏三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米万钟在明末书法、绘画及藏石等方面俱有高深造诣由他构造的湛园、勺园与漫园均为当时京师名园影响广泛。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米氏三园开北方文人园林风气之先成为明末北方私家园林的优秀作品。三园各具特色前后相继在明末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米氏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尊享盛誉它既含有传统文人园林基本特点亦深受时代影响更是米万钟以其高超的艺术修养对传统文人园林之追求做出的精彩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