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声波
-
邮箱
tgshb@jnu.edu.cn
-
专长
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边疆民族史、历史文献学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1987-1989)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1982-1984)
●西南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1978-1982)
●四川大学历史系助教(1984-1986)
●四川大学历史系讲师(1987)
●四川大学古籍所助研(1989-1992 )
●四川大学古籍所副研究员(1992-1995)
●四川大学古籍所研究员(1995-2003)
●暨南大学历史系特聘、二级教授(2003-今)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5-2015)
●中国地理学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2022)
●中国地理学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3-2022)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2021-今)
●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2014-2022)
●广东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2021-今)
学术成果奖励
◆1986年四川省历史学会“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历代黄河流域铁冶点的地理布局及其演变》(论文),《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3期;
◆1995年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历史农业地理》(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96年中国地理学会“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著作奖”二等奖:《四川历史农业地理》(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00年中国地理学会“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论文奖”二等奖:《唐弱水西山羁縻州与保宁都护府考》(论文),《中国史研究》1999年3期;
◆2001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唐弱水西山羁縻州与保宁都护府考》(论文),《中国史研究》1999年3期。
◆2011年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 “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彝族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唐代乌蛮等族羁縻州为中心》(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17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 “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滇、桂、越三角地——特磨道历史地理考》(论文类)二等奖。
◆2018年10月,参加撰写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特等奖。
1、主撰主编著作
《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新旧五代史地名族名索引》,第一编者,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
《宋朝官方文化机构研究》,独著,天地出版社2000年;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整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第4辑·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年。
《彝族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唐代乌蛮等族羁縻州为中心》,独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会要辑稿·蕃夷道释》(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丛书主编),四川大学2011年。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2017年修订,2020年三版。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第6辑·环南海历史地理与海防建设(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年。
《四川历史地理与宋代蜀人地图研究》,独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年。
《广东省行政区划图志》(副主编),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16年。
《圏层结构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政区与部族》,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史记地名族名词典》,编著,中华书局2020年。
《历史政治地理理论与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
2、主撰期刊、论文集论文
《历代黄河流域铁冶点的地理布局及其演变》,《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85年□期转载;
《隋唐长安龙首渠流路新探》,《人文杂志》1985年3期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85年8期转载;
《不赞成开运河的设想》,《人民日报》
《西安上古时代的人口地理》,《研究生文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邮票上的日本古代建筑》,《外国史知识》1986年1期;
《郑伯克段疑不在鄢》,《人文杂志》1986年4期;
《西汉山阳郡铁官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1期;
《元代顺德等处铁冶提举司诸冶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1期;
《北齐白间、大邘二冶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2期;
《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兼与
《一个无考汉县的新线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2期;
《韩辽是否疏凿了漕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2期;
《元明清时代四川盆地的农田垦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4期;
《〈汉书·地理志〉标点辨误三则》,《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4期;
《隋唐长安的水利》,《唐史论丛》第4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
《一本别具特色的中国人口地理简明著作》,《人口与经济》1989年2期;
《成都荔枝与十二世纪的寒冷气候》,《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3期;
《四川历史农业地理概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3期;
《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续)——儒、淳二州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4期;
《唐宋川东盛产药子之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4期;
《历史时期四川手工业原料作物的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1期;
《明清四川地亩数的评价及其它》,《中国史研究》1990年1期;
《历史时期四川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3期;
《宋代中央官学机构考述》,《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53辑(1991年);
《都江水利工程的历史演进》,《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4期;
《宋代宫廷教育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2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巴蜀先民的分布与农业的起源》,《四川文物》,1993年3期;
《秦汉时代四川的农业开发》,《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3期;
《党项发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宋大礼五使系年》,《宋代文化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论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若干特点与规律》,《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1期;
《“河曲十六州”交通与地望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2期;
《宋朝地方教育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成都平原的南北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1期
《论成都平原的大小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3期
《重话史迪威公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5年8期;
《宋朝官方医药卫生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5辑,巴蜀书社1995年;
《〈成都平原的南北江〉补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1期;
《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2期;
《论三峡移民的外迁川西南》,《现代企业导刊》1996年3期;
《论岷山得名与羌、夷的关系》,《民族研究》1996年3期;
《宋朝官方天文历法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6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释“令项”》,《宋代文化研究》第6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三峡移民与川西南开发的新思路》,《长江论坛》1997年1期;
《“积石雪山十一州”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四)》,《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1期;
《“岷江西山九州”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2期;
《宋朝官方宗教机构考述(上)》,《宋代文化研究》第7辑,巴蜀书社1998年;
《中华书局本〈宋史〉礼志标点正误举隅》,《宋代文化研究》第7辑,巴蜀书社1998年;
《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中国史研究》1999年4期;
《一部精密的文化机器——宋朝文化机构述论》,《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5期;
《宋朝官方宗教机构考述(下)》,《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巴蜀书社1999年;
《宋朝官方艺术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巴蜀书社1999年;
《试论宋朝的羁縻州管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1期;
《宋代泸属羁縻部族及其社会文化再探》,《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3期;
《试解岩州失踪之谜——唐五代岭南道岩州、常乐州地理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3期;
《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探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4期;
《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6期;
《宋朝官方图书机构考述(上)》,《宋代文化研究》第9辑,巴蜀书社2000年;
《唐宋泸属东部羁縻州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2期;
《历史时期四川大牲畜养殖的地理差异》,《中国农史》2001年2期;
《数载追随悲立雪,不堪重忆曲江头——悼念吾
《贵琼人的来源与迁徙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期;
《〈历代地理指掌图〉作者之争及我见》,《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3期;
《唐五代岭南道岩州、常乐州钩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期。
《唐宋集群羁縻州之典型——雅属羁縻州》,《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
《论四川盆地内、外江名称的演变》,《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朝官方图书机构考述(下)》,《宋代文化研究》第10辑,线装书局2001年;
《〈宋会要辑稿·蕃夷五〉连环错简乙正一则》,《宋代文化研究》第10辑,线装书局2001年;
《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探考》,《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年;
《唐代黎属羁縻州研究》,《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沈括〈守令图〉与荣县〈守令图〉关系探原》,《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3期;
《历史时期四川蚕桑事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2年3期;
《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4期;
《宋〈蜀川胜概图〉岷江上游地名考释》,《宋代文化研究》第11辑,线装书局2002年;
《唐代弱水西山羁縻州部族探考》,《中国藏学》2002年3期;
《唐代南宁州羁縻都督府建置沿革考》,《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探考》,《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2002年;
《唐代姚州都督府建置沿革再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唐朝南宁州都督府建置沿革新考》,《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中国农史》2003年3期;
《宋〈蜀川胜概图〉成都平原地名考释》,《宋代文化研究》第12辑,线装书局2003年。
《一部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的力作——评蓝勇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地理研究》2003年6期;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作者及版本考》,《暨南史学》第2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大唐天竺使之铭>之文献学研识》,《中国藏学》2004年3期;
《唐代巂属羁縻州及其部族研究》,《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隋唐长安水利设施的地理复原研究》,《暨南史学》第3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宋<蜀川概览图>成都平原地名考释>》,《中国古都研究十九——文明起源与城市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价值与缺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4期转载;
《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唐代岭南东道行政区划沿革》,《暨南史学》第4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飞地行政区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实践的探讨》,《江汉论坛》2006年1期;
《唐代南宁州都督府属州交通与地望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6年6期转载;
《唐代河西九曲羁縻州及相关问题研究》,《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唐代京畿道行政区划沿革史》,《
《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川大史学·历史地理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唐代前期都督府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吗?——对〈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讨〉的商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4期;
《蒟酱(蒌叶)的历史与开发》,《中国农史》2007年1期;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研究二题》,《九州》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
《历史民族地理的多学科研究——以彝族历史地理为例》,《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讨会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年;
《1560:让世界知道澳门——澳门始见于西方地图年代考》,(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第68期(2008年秋季刊);
《唐代金沙乌蒙地区羁縻州交通与地望研究》,《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唐代淮南道行政区划沿革》,《暨南史学》第5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区格局的形成》,《江汉论坛》2008年1期;
《蒟酱名实考辩》,《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研究》,[台]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唐朝山南东道行政区划沿革史》,《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三秦出版社2008年;
《赵佗陵墓新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5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
《明清文献舆图所载澳门周边岛屿名实演变研究》,《澳门历史研究》第7期,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08年;
《唐代青蛉周近地区羁縻州县研究》,《历史地理》第2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成都平原‘滇池’说”商榷——从古地理学、考古学角度》,《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1期;
《唐代滇池秦臧地区羁縻州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1期;
《唐代洱河兰沧地区羁縻州交通与地望研究》,(台湾)《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7期(交通史专号),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9年;
《唐代马湖南广地区羁縻州研究》,《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唐代西南乌蛮等族羁縻州相关问题之检讨》,《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5期;
《明清香山县属珠江口南部诸岛名称的演变》,(澳门)《文化杂志》第七十二期(2009年秋季版);
《中国槟榔种植与槟榔习俗文化的历史地理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4期;
《唐朝岭南道容管地区行政区划沿革》,《暨南史学》第六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试析良溪成为千年古村的原因》,《话说良溪——良溪古村历史文化论》,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渠犁、阇甄、妫塞:唐中期新置西域羁縻都督府探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1期;
《石刻资料与西南民族史地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4期;
《从明清老万山地名迁徙看澳门海防因素》(第一作者),(澳门)《文化杂志》第七十六期(2010年秋季版);
《百年沧桑:试论1849~1949年间澳门半岛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的关系》,《澳门历史研究》第九期,澳门历史研究会2010年;
《近代澳门华人华商地名研究》,《卢九家族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0年;
《明玉珍大夏国在土家族地区的行政建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1期;
《唐宋泸属西部羁縻州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1期;
《历史上中国花生种植的区域特点与商业流通》,《中国农史》2011年1期;
《道光〈新会县志·图说〉姓氏分布研究》,《良溪古村与珠玑移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
《明清东莞、新安县属珠江口东南部诸岛名实研究》,《明清珠江时期珠江三角洲区域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隋唐之际北方割据政权政区简论》,《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明清广东东江流域森林变迁及其成因》,《江汉论坛》,2011年8期;
《从宋元五姓番、八番罗甸地域分布演变看元初边疆民族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6期;
《近代澳门半岛北部的城市扩张与道路建设》,《澳门历史研究》第10期,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11年;
《明清珠江口东岸海防部署中的巡检司》,《明清海防研究》第5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关于编纂澳门历史地图集的初步构想》,《澳门学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唐代浙西北部吴、丹阳、晋陵三郡沿革考略》,《
《唐代桂管羁縻州建置沿革论纲》,《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明清文献舆图所载香港南部诸岛地名名实与演变研究》,《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
《近代澳门半岛北部的市域扩张与道路建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3期;
《安南属明时期政区地名变动初探》,《东南亚研究》2012年4期;
《沙梨头地名说根由》,《澳门》第89期,澳门特行政区新闻局2012年;
《林茂塘历尽沧桑百馀载》,《澳门》第89期,澳门特行政区新闻局2012年;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政区边界与流域边界的整合——以山西为例》,《
《永远的怀念——追忆与念海师在一起的日子》,《想念史念海》,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
《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四川文物》2012年6期;
《置在中南半岛的唐朝行政区——安南都护府及其正州县建置沿革考述》,《海洋史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Một số dấu tích cổđại trong địa danh Việt Nam》,越南《Xưa và Nay》(历史与现状)2013年1期;
《越南地名中的古代遗痕》,《暨南学报》2013年1期;(并开栏语)
《从绿地类型看近代澳门的城市绿化建设》,(澳门)《文化杂志》第八十七期,2013年(夏季版);
《林茂塘与沙梨头——兼谈澳门华商街道名称的来历》,(澳门)《嘉模讲谈录二〇一二·澳门系列》,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3年;
《回归过渡期澳门半岛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澳门历史研究》第十二期,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13年;
《历史民族地理的开新之作——评〈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中国民族报》
《唐代浙东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庆
《〈犍为郡记〉序》,《岷江》2014年1期;
《中国历史政区的圈层结构问题》,《江汉论坛》2014年1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4年3期、《新华文摘》2014年9期转载。
《〈宋会要辑稿·交趾〉吴、丁朝部分补正——兼析其阙误原因》,《环南海历史地理与海防建设》,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年;
《唐初左右江地区州县建置及其历史意义》,《走向世界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宋代“特磨道”名称由来及相关问题研究》,《
《毗沙都督府羁縻州之我见——兼评〈唐代于阗的羁縻州与地理区划研究〉》,《西域研究》2014年2期;
《凝聚众多学科,提高协同攻关能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南方日报》
《“
《清代香山县基层区划变迁及其属性》,《中山社会科学》2014年5期;
《〈宋会要辑稿·交址〉前黎朝部分补正》,《暨南史学》第9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论黄裳〈舆地图〉与咸淳〈舆地图〉的关系》,《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1期;
《滇、桂、越三角地——特磨道历史地理考》,《文史》2015年第1辑,中华书局2015年;
《“环南中国海与中外关系历史研究”两岸四地研究生论坛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2期;
《关于丁琏“袭伪位”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宋史研究论丛》第十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
《唐代雅属羁縻地区交通路线新考》,《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创新暨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历代治理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
《芬彭士〈澳门城〉鸟瞰图的历史地理学价值》,《澳门研究》2016年2期;
《如何用圈层结构理论解释政区地理》,《澎湃新闻网》2016年9月30日;
《历史政治地理常用概念标准化举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1期。
《元师奖墓志所见唐代羁縻州探讨》,《中国史研究》2017年2期;
《清代民国玉米在广东山区的种植传播》,《南岭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
《羌獠蛮混杂:唐代黎属羁縻州的部族分布》,《安徽史学》,2017年6期;
《“荔枝道”研究三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2期;《历史学文摘》2018年第2期转载。
《从圈层结构理论看历代政治实体的性质》,《云南大学学报》2018年2期,《新华文摘》2018年11期转载;
《西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唐五代黎州军防体系探研》,《历史地理》第三十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从“西南半壁”到“三省枢纽”》,《西南半壁》(2019),文物出版社2019年;
《从华夷边镇到四道枢纽》,《志苑集林》(第一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
《〈武经总要〉:破译北宋茂属羁縻州地望的密码本》,《学习与探索》2019年11期;
《圈层结构视阈下藩属国的国家边缘区性质》,《学海扬帆一甲子——广东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北宋茂属十七羁縻州地望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年3期;
《吐谷浑交通格局新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年5期。
《〈广东省行政区划图志〉得失浅议》,《岭南商业网络与历史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追星:回忆受教谭其骧先生二三事》,《历史地理研究》2021年2期。
《论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拓与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3期。
《感念邹逸麟先生对我的学术影响》,《儒雅清正铸师魂——邹逸麟先生纪念文集》,中西书局2022年。
《中国国情视阈下两种“民族”概念辨析》,《江汉论坛》2023年1期。
《为什么说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10世纪以前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发现、占有和管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年1期;《成果要报》2023年19期、《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8期转载。
《秦始皇死事疑案新解:从九原到甘泉》,《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
3、地图、译文、目录
《小学生心理》[日]白井常,第二译者,《四川心理学动态》1981年6期;
《唐代长安名人住宅分布图》(
《1966—1981年台港宋代文化研究论著目录》,《宋代文化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意义重大的苏洵全诗文注释——〈嘉祐集笺注〉》(译文),《宋代文化研究》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1966—1980年日本宋代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编译),《宋代文化研究》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1945—1993年韩国宋代史研究论文目录》(译文),《宋代文化研究》第6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科研规划项目,1991—1993年;
《中国古代民族自治区——唐宋羁縻府州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94—1997年;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整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1998—1999年;
《宋代官方文化机构研究》,北美基督教联合董事会亚洲高教基金项目,1999—2000年;
《唐宋西南地区羁縻府州研究》,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2002—2003年;
《彝族历史地理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2-2005年;
《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研究》,教育部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3-2008年;
《唐代地理志研究与新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2004—2007年;
《〈宋会要辑稿·蕃夷门〉点校整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2008—2011年。
《吐蕃王国行政圈层结构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8~2011年;
《羌族历史地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2014年;
《越南境内的中越历代经济文化交流见证》,国家外专局重点外专引智项目,2011~2012年。
《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2~2017年。
《清代广东乡都图里研究》,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招标项目,2012~2014年。
《史记地名辞典》,中华书局委托项目,2014~2017年,
《唐宋羁縻府州制度史料辑证注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目,2020~2023年。
《明清至民国南海海疆经略与治理体系研究》(子课题《明清至民国南海海疆经略与治理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1~2026年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东卷》(子课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大委托项目,2023~2026年。
2013-2023年学术交流情况 2013年3月,上海,第七届全国人文地理沙龙 2013年7月7-11日,清远,山地历史人文地理学术研讨会 2013年9月14~15日,广州,环南海历史地理与海防建设论坛 2013年9月21-22日,桂林,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民族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 2013年12月6~8日,珠海,暨南中外关系史高层论坛 2014年5月14~16日,澳门,全球地图中的澳门国际研讨会 2014年5月22日,广州,广东省社科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 2014年8月5日-9月3日,波士顿,在美国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作学术访问 2014年9月16~18日,银川,丝绸之路与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讨会 2014年9月19~23日,成都,历史地理学的继承与创新暨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历代治理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11月23~24日,广州,环南中国海与中外关系历史研究——两岸四地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5年3月6~11日,万源,四川荔枝道考古探险考察 2015年3月13-14日,西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开题论证会 2015年6月23~26日,澳门,第四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5年7月29~30日,澳门,第二届全球地图中的澳门国际研讨会 2015年11月11~13日,蒙自,第五届中越红河流域发展论坛 2016年2月28-3月29日,波士顿,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作学术访问 2016年5月27日,桂林,在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学术讲座 2016年6月24日至27日,广州,中国农业历史学会2016年年会 2016年7月16日至17日,长春,201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10月5-6日,丛江,苗侗瑶族社会历史考察 2016年11月8日,广州,《广东省行政区划图志》学术研讨会 2016年12月4-5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环南海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 2016年12月5-11日,自贡,川黔古盐道综合考察 2016年12月10日至11日,开封,中原历史地理与黄河文明演进学术研讨会 2017年1月17日-2月26日,阿姆斯特丹,在荷兰社会科学院作学术访问。 2017年6月10日,北京,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网络发布及相关学术研讨会 2017年6月13-14日,泸州,宋代泸州历史文化与宋城文化的保护利用研究会 2017年7月9-28日,阿姆斯特丹,在荷兰社会科学院作学术访问。 2017年7月30-8月1日,沐川,中国“一带一路”研究暨西南历史地理学术峰会 2017年8月29-30日,河内,在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研究院、史学研究院作学术讲座。 2017年9月29-30日,永平,南方丝绸之路文化高峰论坛 2017年10月28-29日,广州,“九州问题”学术研讨会 2017年12月9日,上海,《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修订版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8年3月16日,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作学术讲座 2018年7月12日,上海,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作学术讲座 2018年8月10~16日,北京,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2018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 2018年9月19日,宜宾,在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馆作学术报告 2018年9月21日,重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 2018年10月26~28日,开封,“中原政治地理与河南省历史地图集编纂”高层学术论坛 2018年11月10~11日,广州,地图史研究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2019年3月30日,广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静嘉堂所藏宋元珍本文集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 2020年9月12日,南宁,在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作学术讲座(线上) 2021年4月23-27日,百色,右江古道考察 2021年5月22日,北京,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曁纪念侯仁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2021年5月25日,上海,复旦大学谭其骧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 2021年7月16-18日,上海,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1年11月18-20日,南宁,西南边疆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1年12月22-28日,澳门,澳门科技大学作学术讲座(线上) 2022年1月22日,广州,新政治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特色南海治理理论与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2年6月24日,北京,历史地理学科发展论坛(线上) 2022年7月8-10日,珠海,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新境界与新未来——广东历史地理研究进展的新挑战 2022年7月14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作学术讲座(线上) 2022年7月23-24日,西安,守正与创新——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暨202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线上) 2022年8月10-15日,宁德,第五届闽浙赣区域史工作坊暨闽东契约精神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 2022年8月19日,广州,南越王博物馆作学术讲座 2022年11月6日,扬州,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作学术讲座(线上) 2022年12月26-30日,澳门,澳门科技大学作学术讲座(线上) 2023年4月15日,上海,《大清一统志》点校本新书发布暨王文楚先生九秩庆寿学术研讨会 2023年6月16-19日,广州,纪念陈乐素教授诞辰120周年暨全国高校古委会第四届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2023年8月23日,广州,广东省委统战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专题学习交流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