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史学》第十五辑(2018年1月出版)

发布人:黄绍英 发布时间:2020-07-14

文学院中外关系研究所主办

 

顾问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明达(广东)  马小鹤(美国)  王子今(北京)  田卫疆(新疆) 

刘迎胜(江苏)  李锦绣(北京)  吴玉贵(北京)  张国刚(北京) 

  磊(广东)  陈高华(北京)  陈得芝(江苏)  范立舟(浙江) 

季塔连科(俄罗斯)   周伟洲(陕西)  庞晓梅(俄罗斯) 波波娃(俄罗斯)

姜伯勤(广东)  章开沅(湖北)    卫(北京)  谢和耐(法国) 

蔡鸿生(广东)

编辑委员会

主管:暨南大学

主办: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

主编:纪宗安  马建春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建春  王元林  刘正刚  刘增合  纪宗安  李云飞  吴宏岐  张应龙

张晓辉  陈伟明  郭声波  冀满红

编辑室

主任:刘永连

执行编辑:乔志勇  秦静雅 

 

《暨南史学》第十五辑目录及摘要

 

《晋官品》的问世时间及其文献渊源                                                                                张帅(1

【提要】《通典》卷三十七《职官十九》列有《晋官品》,对于这一材料,学界讨论甚少,以至于在一些关节问题上,迄无清晰的说明。例如,《晋官品》问世的时间,它是否属于晋朝制度,它的文献渊源等。本文通过对《晋官品》中一些官称的辨析,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在这些问题上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另外,于《晋官品》关系最易混淆的《晋令》,历来被认为是同一文献,本文也通过考证予以撇清。

 

南朝梁在赎刑及其转折意义                                                               李勤通(9

【提要】赎刑分为法定刑和非法定刑,法定刑包括独立赎刑和附属赎刑,非法定刑则指始自汉代的钱赎。梁朝赎刑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梁初采用汉制设立非法定的赎刑;第二,梁律赎刑包括赎罪和收赎,赎罪是对秦汉初期独立赎刑的继承,收赎则是将汉代钱赎由非法定刑转变为法定刑的结果;第三,梁律收赎几经废立并在梁武帝后期最终确立。梁律赎刑有四个特征:赎罪与收赎的双系统、死罪不收赎、罚金刑归入赎刑、以绢为赎金。其中独立赎刑历经秦汉律—魏晋律—梁律—北周律而消失。收赎因梁律将汉代钱赎法定化而成为隋唐律赎刑的重要渊源,形成汉代非法定钱赎—梁律法定收赎—北齐赎刑、北周收赎—隋唐赎刑的发展脉络。南北朝成为赎刑制度发展的转折期。北齐律作为独立赎刑的消失之始,又兼容收赎制度,是赎刑转折期的集大成者,它成功地将财产刑从主刑中剥离,创造了隋唐律五刑的真正雏形。

 

唐后期岭南科举进士与文化发展论考                                                     王承文(29

【提要】唐后期有相当一批岭南籍士人得以进士及第,并成为唐朝政坛和文坛上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论文在尽可能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唐后期岭南科举进士群体的出身和事迹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唐代北方家族大量南迁以及岭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习俗风尚改善等,是唐后期岭南进士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

 

从泽潞之役看会昌初年的中央政局                                                          李向菲(61

【提要】唐武宗会昌初年的泽潞之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藩镇叛乱事件,而是清楚呈现了晚唐政治权力构成的四方力量,即皇帝、宦官、朝臣与藩镇在权衡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彼此试探周旋,调整其态度与行为,从而不断确立新的政治规范的博弈过程,揭示出晚唐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积重难返,唐帝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新见唐李行素墓志所见东南史事考述                                                      王庆昱(79

【提要】李行素出身于陇西李氏申公房,家族在隋代获罪,整体迁徙岭南。科举失利,投笔从戎,前往安南。随后参与镇压浙东裘甫起义,在岭南参与唐与南诏战事。回朝担任太府少卿,其间出使河西,妥善处理嗢末及敦煌归义军张义潮势力,回朝延英召见,之后历任密州经略招讨使、容管经略招讨使等职务,并卒于容管经略招讨使的任上。墓志内容涉及唐代东南农民起义及岭南容管、海南等事,构成了志主李行素的主要宦历。

 

元广东地区军事镇戌探析                                                                丁书云(88

【提要】万户府是元代地方统治的基本军事机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军事力量。元代广东地区的万户府主要有在广州镇守的广州路万户府,在惠州镇守的季阳万户府和归德万户府,在潮州驻扎的江州万户府,以及至正年间在德庆驻扎的益都淄莱万户府王良分部。本文拟以这些万户府及其镇戍地点为线索,来梳理元代广东道宣慰使司的军事力量,从而探讨元代在广东地区的驻军,这些驻军在镇压民变、防遏叛乱方面的作用,以及所反映的元朝统治者积极向南海诸国进取的意图。

 

完颜伯小考——兼对《元史•成宗纪》的一则正误                                         毛海明(101

【提要】本文依据张伯淳《养蒙先生文集》的相关记载,辨正《元史·成宗纪》中的 完颜伯颜 实为 完颜伯 之误。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完颜伯的家世和交往。

 

元末琼州女性蔡九娘考                                                                   乔玉红(105

【提要】元代末年琼州女性蔡九娘的传说在当地流传几百年,据说她在父亲死后领兵保境卫家,以智慧婉拒当权者对其美色的觊觎,最后为保护乡寨百姓而亡。通过对地方文献中记载的蔡九娘故事里频繁出现的陈乾富与陈子瑚二人的考辨,以及蔡九娘死亡时间及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蔡九娘的故事远不像表面记载的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着元末动乱之时各方对当地掌控权的争夺。

 

清代滇越、桂越边境通商口岸开通和贸易路线的演变

——以中法战争前后为中心                                                   陈伟明 聂浩然(116

【提要】清代中越边境贸易由来已久,中法战争之前,滇越、桂越之间有广西的平而关、水口关、由隘等边境口岸,中法战争之后,在法国的要求下,又增开中国的龙州、蒙自、蛮耗、腾越、梧州等处,越南的保胜(老街)以南、谅山以北两处为通商口岸,而随着通商口岸的变化,以及滇越铁路的修建等因素,中越之间的贸易路线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探讨中越边境的通商口岸与贸易路线的发展演变,对于进一步考察总结中越贸易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公使爱德华•康格对“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东北的适应性考察(1901-1902                                   张颖(127

【提要】日俄战争爆发之际,中国东北地区日渐成为美国、俄国和日本竞相争夺的重点和热点地区。面对中俄东北议谈,美使康格在是选择 联合 众国的外交策略还是 单独行动 之间进行适应性考察。随着美俄两国在中国东北牛庄发生的军事冲突,两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宣告美国对华 门户开放 政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失效。

 

爱国心•中学•国语:吴汝纶赴日考察学务与新学制的改革                                   江曙(140

【提要】1902年吴汝纶赴日考察学务,受到日本各界欢迎,其考察成果汇集为《东游丛录》,直接影响壬寅学制的制定,并为癸卯学制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吴汝纶此行最大收获在于提出须普及国民教育、培养国民的爱国心。为此必须普及国语,以 京城声口 统一方言;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偏废经史之学。从国语统一、中学为体等方面促成国民爱国心的养成,普及国民教育。

 

论清末责任内阁“筹划试行”中的奕劻                                                   熊元彬(150

【提要】在清末预备立宪责任内阁的筹办试行过程中,四朝元老奕劻不仅分别为 满族内阁 、暂行内阁的内阁总理大臣,而且还是袁世凯充任 完全责任内阁 总理大臣的力推者,是责任内阁筹办试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人物。特别是由于立宪派倡导的 中国宪政化 与清廷主张结合中国国情的 宪政中国化 中国本土化 之间的矛盾冲突,致使奕劻在责任内阁的筹办试行等相关过程中更为重要,对此值得深挖档案等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受难与重生:1906年旧金山地震冲击下的华人                                          王志永(159

【提要】1906,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和随后引发的城市大火灾,致使旧金山唐人街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大批华人流离失所。灾后,由于加州长期以来的排华情绪,导致华人在食物分配、财产安全、灾民营地和医疗救援等方面遭到了诸多不公正的对待。在援助华人灾民过程中,除了旧金山政府有限的救助外,美国民众和宗教组织也积极参与救援,并成为政府援助华人灾民的一个重要补充。最终,华人经过艰苦的努力,迅速完成新唐人街的重建。

 

广东天乳运动对“天乳”的审美建构                                                    徐霞辉(170

【提要】近代以来,束胸被视为摧残女性身体的旧习,而成为社会革新的内容之一。1927,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始反女性束胸的天乳运动,并进行宣传。除了 天乳 有助于健康卫生与保种救国的宣传以外,倡新者还对 天乳 所体现的美进行大量论述。为与以平胸为美的观念抗争,倡新者试图通过对 天乳 多元的审美建构——健康美、自然美、曲线美——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然而,天乳运动收效不彰,显示移风易俗确非易事,有赖于整个社会审美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力量的时移势易。

 

朝鲜王朝前期的“废四郡”问题研究                                                   刘阳(178

【提要】朝鲜王朝设于鸭绿江上游南岸的 四郡 撤废后,其遗存地域形成了所谓的 废四郡 地区。因女真进入该地,迫使朝鲜王朝为了维护该地而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即,以其在成宗时代发现女真入猎该地及在中宗时代发现女真入居该地,为女真进入该地的前后事件结点,其对该地从疏忽到 体探 式维护,再从疏忽到驱逐式维护,最后从驱逐失败后放弃维护到因历史的偶然因素而又有了维护的希望,见其整个维护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而正是这种曲折维护的过程,构成了整个 废四郡 问题在朝鲜王朝前期的衍化历程。总的来看,其随着该问题的衍化而努力维护的表现,源于其对先代所拓疆域的记忆,而这更成为其要保有该地乃至维系先前鸭绿江界河状况的主观动力。

 

波涛涌动的校园:1945年初闽北建阳国立暨南大学风潮研究                 

                             高志军 夏泉(194

【提要】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前一直在上海孤岛坚持办学的国立暨南大学,遂于1942年夏全部播迁至闽北建阳。学校在闽时期,一方面疟疾蔓延,因药品供需矛盾引起龌龊;另一方面,闽籍师生日增,但并无多少话语权,遂有争权之举以获取自身利益诉求。加诸国难多艰,国民政府一是试图引导青年学生从军以补兵源,二是试图左右舆论,暨大当局均执行不力。上述诸端陈陈相因,矛头直指暨大教务长许杰、总务长盛叙功。终于1945年初发生驱逐许、盛的风潮,以二人先后离校告终。笔者通过比对大量文献资料与当事人说法,认为战时奎宁匮乏是诱发是次风潮的导火索,闽籍师生的利益诉求是其主因,许杰的言行亦是重要诱因。围绕这一风潮的始末与动因及各色人等的积极奔走,所呈现的是一幅抗战时期国立大学师生校园生活的复杂面相。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怀圣寺研究述评                                              徐虹(212      

【提要】广州怀圣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自清末以来中外学者从历史学、建筑学、考古学和地理学等不同视角,对怀圣寺及光塔的名称、始建年代、建筑风格及形制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本文旨在回顾和梳理怀圣寺研究的主要脉络,并作出简要的评析,以便为学界提供参考。

 

朱杰勤藏书与中外关系史研究                                                           许艳青(225 

【提要】朱杰勤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创始人,同时在华侨史和东南亚史地研究上卓有成就。朱杰勤所藏专业文献、手稿、原版外文书等特色鲜明,探讨其藏书体系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的关系,极具参考价值。

 

:《暨南史学》稿件格式要求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