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支教初相识:遇见“南雄美景”

发布人:黄绍英 发布时间:2020-09-10

“行走在浈江河畔,走进山高水长的南雄城,隔着屏幕向远方的同学们传递一份乡土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热情。我们之间的距离的确很远,但如今也仅隔着一个小小的腾讯会议,在云端如期相聚。”

  

  南雄风光

  

    824日,暨南大学文学院“南雄红音”实践队的李佳德以“说不尽的南雄美景”为主题,与南雄市水口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连线,开展了一次特殊的线上宣讲课,为期六天的线上支教活动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连线

  

      1 、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艰难却乐在其中

受疫情影响,实践队的同学无法前往当地支教,只能通过网上收集相关信息以及在对接老师的帮助下,尽可能了解当地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需求。带着模糊的认识,向大山里的孩子发出连线邀请,在各方努力下,慢慢集结了40多名学生。

“有这么多同学支持,我们要全力以赴,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从七月份开始,包括李佳德在内的实践队的五名成员多次召开线上例会,精心备课、试讲、耐心修改、打磨,只为给孩子们呈现精彩的课堂,赴一场特殊的约。

2、线上支教初相见,趣味课堂乐趣横生

  

去年在南雄水口中学支教

  

    课堂中,小李老师丝毫不见紧张,整堂课内容充实,张弛有度,他生动风趣的语言也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南雄盆地因蕴含大量恐龙化石而被称为“恐龙的故乡”,他便调侃到“同学们很厉害,都是恐龙的老乡啊!”令人印象深刻。

南雄恐龙化石  

  

他用红、绿、黄、白四种颜色,巧妙的概括了南雄苍石寨丹霞地貌、帽子峰林场、坪田古银杏树林以及大庾岭白梅盛开的独特的色彩美。他与同学们在竞答的互动中,也将同学们的积极性推到了顶点。

 斑驳陆离的南雄风光 

  

  

他还善于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事物,比如自然状态下铁的氧化和流水沉积、侵蚀作用解释红层地貌的形成,通过对气温影响因素的考察,让学生独立解释了庾岭寒梅“南枝花落,北枝始放”的奇特现象,从咏梅的诗句中概括出傲雪寒梅的精神品质,追问了梅花受人青睐的深层原因。

丹霞地貌  

  

张九龄凿通大庾岭的故事娓娓道来,他用一条梅关古道串起了珠玑巷的繁华以及广府人和客家人播迁的历史,让同学们对珠玑巷“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的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他介绍孔江水库的修建和湿地公园的形成,生动诠释了南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梅关古道

珠玑古巷  

  

在他的理解中,“南雄的美是山间四时的缤纷色彩,是四海内外的浓浓乡愁,也是人与自然的相得益彰。他认为,之所以要大家进一步认识南雄的美景,不仅是因为环境本身对个人性格乃至精神世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记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他鼓励同学们用心留意身边的人、事、物,用心感受南雄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美景,留住心中的记忆,激发潜藏在心中那份对乡土的热爱和情感。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夏天,我们期待已久的南雄之行,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线上支教。我们把腾讯会议室变成了最特别的教室,开启了今年特殊的云支教之旅。暑假已近尾声,而我们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明天又会有怎样的欢乐和感动在云端中相聚和萌发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转自 暨南大学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