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明达(广东) 马小鹤(美国) 王子今(北京) 田卫疆(新疆)
刘迎胜(江苏) 纪宗安(广东) 李锦绣(北京) 吴玉贵(北京)
张国刚(北京) 陈高华(北京) 陈得芝(江苏) 范立舟(浙江)
季塔连科(俄罗斯) 周伟洲(陕西) 波波娃(俄罗斯)
姜伯勤(广东) 章开沅(湖北) 彭 卫(北京) 蔡鸿生(广东)
编辑委员会
主办: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
主管:暨南大学
主编:马建春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建春 王元林 刘正刚 刘增合 李云飞 吴宏岐 张应龙
张晓辉 陈伟明 郭声波 冀满红
编辑室
主任:刘永连
执行编辑:乔志勇 秦静雅
《暨南史学》第二十辑目录及摘要
蒙古国巴彦诺尔壁画墓墓主人考 徐弛(1)
【提要】蒙古国巴彦诺尔壁画墓是一座按唐墓规制建造的大型壁画墓,由于没有出土墓志,巴彦诺尔墓墓主人身份一直难以确定。墓中遗骸的最新检测结果表明,原本认为是墓主的遗骸实为羊骨,墓主人没有被安葬在墓中。笔者认为,巴彦诺尔墓墓主人可能是模仿突厥贵族,仿照突厥贵族葬俗将遗体另行埋葬。接下来通过勘音比对,笔者发现突厥语中“公牛”和“仆固”读音相近,巴彦诺尔墓出土了多个印有牛的形象的金箔,暗示了墓主人为仆固部的一员。最后通过分析传世文献和考古材料,可知巴彦诺尔墓墓主人最有可能是第一任金微都督仆固歌滥拔延。
监察人的“盔甲”:唐代监察制度对当今监察法治建设的启示
王保民 袁博(19)
【提要】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历代都能涌现出许多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监察官员,这并非一种制度外之偶然现象,而是与制度的塑造有很大关系。唐代在监察思想文化、监察机构与职权设计、监察官员的职业管理以及监察立法方面均有重要的创新和发展。唐代监察制度的优长即为十分注重支持和保障监察官员在面对庞大的官僚体系时敢于依法行使职权。唐代开明的政治文化与监察制度设计促使监察重点覆盖官僚精英群体;严格的监察职业管理与优越的政治待遇有利于提升监察人的职业权威;相对完备集中的法律制度使监察人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在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今天,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监察制度以保障监察人有效行使监察权,唐代监察制度可以为今人提供重要借鉴。
黠戛斯“为回鹘所隔” 考 朱萧静(32)
【提要】唐人文集及《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均记载黠戛斯“为回鹘所隔”,与唐中断联系数百年。本文从漠北形势、黠戛斯入唐路线等多方面分析,指出黠戛斯与唐朝之间出现了近百年的通使空白,并不仅仅是因为回鹘的兴盛,吐蕃的兴起及其对河西、西域地区的占领,也是阻碍黠戛斯入唐的重要原因。黠戛斯与其说是“为回鹘所隔”,不如说是为吐蕃、回鹘共同阻隔。
阿拉伯史地学家所记Khānfū地望考 李大伟(40)
【提要】中世纪时期,诸多阿拉伯史地学家曾记述中国贸易港口Khānfū。关于Khānfū
地望,有“澉浦说”与“广州说”之争论。此两种说法各自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自证或反证。通过将阿拉伯史地学家关于Khānfū 之数则历史记载,与汉籍史料进行互证,则可清晰地证明Khānfū 指“广府”,即广州。中西文献互证的方法,为考证与解决此争论提供了新的线索。阿拉伯史地学家对Khānfū 与关于中国历史事迹之记载,显示出由商人开拓的贸易之路,增加了人们对域外的认识,推动了欧亚各地风土人情、奇闻逸事与历史信息的传播。
《牛头山瑞圣寺碑》系北宋初文 张超人 许起山(53)
【提要】《全唐文》所收《牛头山瑞圣寺碑》一文,实为宋文,近有学者考证出创作时间在南宋。碑文歌唱一统,颂扬蜀地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并言及“献伪君”等,符合宋太祖朝史实。碑文提到的梓州知州史福、兵马都监王睿、通判王延范等人,皆活跃于宋初,所带官职也符合元丰改制前的情况。再根据碑文所述历史背景、价值观、瑞圣寺的沿革、避讳字等,更可以判定《牛头山瑞圣寺碑》创作于北宋初,而非南宋文。
北宋名臣曾布《守边帖》考辨 张卫忠 王金洋(59)
【提要】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守边帖》被著录为北宋名臣曾布作品,但并未提供有力证据,本文通过与曾布存世的题名对比,可确定这一判断。徐邦达先生考释此帖的投寄对象为吕惠卿,但从曾布仕宦履历与帖中投寄对象结衔“知府安抚资政左丞”来看,吕惠卿并不符合投寄对象的条件,符合的只有李清臣、蒲宗孟二人。而从帖中文字的整体语境、感情,以及背后的政治背景与人际关系、人物性格综合分析来看,李清臣则比蒲宗孟更契合投寄对象的条件。此帖的写作时间也可判定为元祐七年末至八年六月的某月十八日。这些考辨为准确判定此帖的文物、艺术、史学价值提供了依据,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元祐后期“元丰旧党”声援联结、待机而动,但在常见史料中又很难看到的案例。
生、熟之间:明代“差发马”与河湟洮岷地方秩序的变迁
诸宁 谭欣(70)
【提要】明代的河湟洮岷经历了一个由“化外”向“化内”转变的过程,其重要表现在于西番通过“纳马当差”的途经由“生”化为“熟”,后者虽保留了“番”的异族属性,但由于承担“差发马”的义务,遂在政治身份上等同于内地编民。这一过程可视为边缘社会与王朝制度整合的一部分。本文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并不在于“差发马”制度本身,而是希望从区域社会史的视角,即在区域社会变迁的具体情境和脉络中去理解“差发马”如何推行,以及如何影响并塑造西番的身份与国家认同。
新辑清儒江藩佚文考释 高明峰(93)
【提要】新辑得江藩《本仁堂记》《广东广西得名说》《谈阶平遗书叙录》《汉石经残字跋》《张猛龙碑跋》《舟车闻见录二则》《集快园诗》《失题》等佚文,不仅可增补《江藩集》之遗佚,更有助于考察江藩之交游、学术及创作,江藩与谈泰、顾清泰、王愚斋、伊秉绶、达三的交游,藉此得以考索或丰富;江藩酷嗜金石学,且学有专长,可得以印证;江藩主张诗抒性灵,文本经术,工于古文,风格清俊,亦可于此见其一斑。
《四库全书总目》对粤人撰述的收录与批评 陈占山(105)
【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收录130余种粤人著作。这虽与乾隆以前粤人撰述实际情形存在明显落差,但总体上能够反映古代广东的文化进程以及宋代特别是明代之后粤人撰述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其对有关作家及著作的批评也较为公允。《四库全书总目》对粤人撰述的收录与批评具有重要价值。
林则徐与中国新闻初创时期的视界
——以苏精对《澳门新闻纸》研究为中心 吴青 李丽(127)
【提要】19世纪前期是中国新闻初创时期,林则徐于1839—1840年在广东禁烟期间,以“探访夷情,知其虚实”为目的,主持了一项英文图书和报纸的翻译活动。这项翻译活动根据当时英文报纸内容译成《澳门新闻纸》,是国内较早的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活动。林则徐不仅利用《澳门新闻纸》制定禁烟抗英策略,而且抄送广东同僚及他省督抚官员参阅,还将部分内容附奏折呈道光皇帝御览。苏精先生经过细密考证,不仅还原了这部译著完整的英文原本,还将原文与译文对照排印,剖析其中的翻译问题,他认为林则徐虽然睁开眼看了世界,看到的却是笼罩着一层薄雾也有些扭曲变形的世界。
公使之间:郭嵩焘与威妥玛 张坤 郑惠虹(140)
【提要】郭嵩焘在担任驻英公使前已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打过交道,出使期间恰逢威妥玛回国述职,二人有过频繁的正式和非正式接触。正式洽谈如使团事宜及安排、镇江趸船案的交涉;非正式接触包括郭嵩焘出使前二人在总理衙门的见面、相互之间的印象,以及在伦敦期间半官方的拜访和数不清的小酌、茶叙、酒会。也有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是通过非官方形式沟通的,如在喀什噶尔问题上威妥玛通过郭嵩焘进行的调停、鸦片税厘交涉等。二人各事其国,虽多处对立状态,也偶有观点相投之时;威妥玛常暴躁恃强,也有理屈词穷之际;郭嵩焘为弱国使臣,但屡屡据理力争。二人关于赈灾的往来活动则显示了此时期中英关系中不多见的人道主义的一面。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调查 曲晓燕 李云泉(154)
【提要】20世纪以降,日本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通过对中国的长期旅行调查,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旅行日志和中国调查报告书,成为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史料。而山东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则是其重点调查区域之一。书院学生的山东调查报告书不仅直接呈递日本外务省和参谋本部等政府部门,还以此为基础编纂出版了《山东及胶州湾》和《支那省别全志》第四卷《山东省》等,为日本侵略山东、掠夺山东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书院的中国调查固有其为拓展日中商贸服务的经济考量,但在日本与西方列强激烈争夺的山东地区,书院的调查从一开始便与日本的国策密切相关,是日本“大陆政策”的产物,同时又服务于日本的“大陆政策”。
徐家汇观象台与中国社会气象观念的转型
——以《申报》为中心(1875-1935) 王皓(169)
【提要】现代气象学被引入中国与基督教传教士有密切关联。晚清时期,新教传教士通过著述的形式将现代气象学的学理介绍给中国社会,天主教耶稣会士则建立了徐家汇观象台,从应用层面向中国社会展示了现代气象学的实际功用。本文以《申报》为窗口,检视徐家汇观象台对中国社会气象观念变迁的实际冲击效果,并且分析在气象观念转型过程中牵涉到的诸多复杂因素,包括科学与宗教、知识与习俗、理性与信仰之间的交错和竞争。这种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种具体的、源自西方的现代科学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曲折,以及中国社会观念转型的艰巨和漫长。
近代旅暹潮侨的家乡土地观念管窥
——以《潮汕侨批集成》为中心的解读 张钊(184)
【提要】暹罗是历史上潮州人的主要移居地之一。这些潮州籍华侨虽然在异国谋生,但仍旧对自己家乡的许多事物念念不忘,比如家中的土地。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出于对家人现实利益的考量,这些旅居异国的华侨时常对与家乡土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表示出极度的关切和重视,例如田园的归属、耕种情况、收益以及田园的买卖和典当等。土地在这些跨国移民的内心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土地相关的问题对于身在异乡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他们来说有着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他们对于家乡田园的重视和关切在他们寄给家人的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民国时期水上警察治安职能初探 刘宝真(197)
【提要】学界在警察史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民国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上警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入发掘民国报刊、档案资料,试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民国时期水上警察工作中的巡逻、户口管理、违警案件处理、冬防等治安职能进行梳理,客观、动态地描述了中国近代水上警察在社会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水上警察在提升水上治安治理法制化水平、提高民众法律意识、促进国家治理模式革新等方面的影响。
民国时期华侨投资华东地区研究(1911—1945)
——以江苏、浙江为中心的考察 吴元(221)
【提要】民国时期华侨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投资国内高潮,以江苏、浙江为中心的华东地区成为华侨投资内陆的重要地区之一。华侨在华东地区投资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政府积极的侨资引进政策、华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政府表示政治忠诚等,投资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投资领域集中在城市建设、公共交通及农矿业方面。以华侨投资华东地区为切入点,可以丰富华侨在国内除侨乡以外的其他地区的经济活动,更全面、立体地展现民国时期华侨投资国内情况。
五卅运动时期海外侨界“沪案”交涉的史态及影响
——基于“三个中心”的分析 童锋 秦秋明 夏泉(234)
【提要】五卅运动爆发后,海外侨界围绕北京执政府与英、美、日等各国“沪案”的交涉的进展情况,欧洲、亚洲、美洲三大地区侨界都开展了响应五卅运动的爱国义举,依据三地侨界斗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及影响意义的不同,以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个中心”:欧洲是海外侨界“沪案”交涉的中心;亚洲是海外侨界震慑执政府运动的中心;美洲是海外侨界应对“排华”运动的中心。这响应五卅运动的“三个中心”在中国近代群众抗争史上实属罕见,甚至成为近代中国民间外交的一种传统与特色,既标志着海外侨界民间外交斗争范式的渐进成熟,也标志着海外侨界对认同中华民族意识的日渐觉醒。
法文译史巨擘耿昇先生西域史译著的贡献 马建春 杨璇(252)
【提要】耿昇先生是继冯承钧之后,国内学界难得的法国汉学翻译研究巨擘。先生的学术翻译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外关系史学科诸领域。法国西域史研究在西方汉学界中声誉颇高,研究成果丰富,且具有较大影响力。耿昇先生的西域(新疆)研究文献、西域民族宗教著述及丝绸之路成果的译介,为国内学界探究历史上西域及丝绸之路等领域奠定了重要的文献基础。其成就卓著,造诣甚高。中国学界由此亦于西域史研究中有了较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