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召开历史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布人:黄绍英 发布时间:2022-10-08



2022929日下午,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在第一文科楼四楼中厅会议室召开了历史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校、院领导、全系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历史学系主任刘正刚教授主持。

刘正刚主任首先传达了学校中层干部会上关于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要求,强调历史学要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关键是要打通历史系、古籍所、中外关系所三个历史学类单位之间的联系,实现教师、教学的互通。他对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校、院领导表达衷心感谢,同时也希望这次会议能够为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收获很多宝贵建议。


暨南大学教务处颜海波副处长回顾了2019年“双万计划”提出时的制度设计,强调“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重在建设,建成之后还需迎接验收、评估。并就课程体系、教学提升、学生培养、教材建设等提供了建议性意见。文学院副院长王京州教授介绍了历史系近几年来在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就专业建设提出三点建议,期待历史系教师站好讲台,推出更多优质课程。教科办罗嘉庆主任着重讨论了一流本科专业的评估问题,指出可以建立一个质量评估体系,力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方面都符合验收的要求。

  

作为历史系老领导,现任教育部历史学教指委委员、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增合教授与文学院副院长李云飞教授也分别做了讲话。刘增合教授回顾了20198月在厦门大学评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情况,指出历史系可以从“金课”、“金师”、“金教材”、“金专”四个方面补足短板,提高综合实力。具体到学生培养上,则可以在文博考古和历史地理等方向组织培养学生参加挑战杯和大创项目,提高国家级项目的入选率,形成学生培养的亮点。李云飞教授肯定了历史系教师的团队精神,建议教研结合,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国家一流课程;在香港史、澳门史、台湾史等课程方面加大教学投入,保持侨校特色;充分利用系、所优质师资,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针对学生的考研深造热情,教师们可提前给予专业性指导。


接着,各教研室的教师代表分别发言。刘璞宁老师表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将采取更加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付亮老师针对外招学生日益增多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思考,认为外招生培养需要形成侨校特色,应加强内外招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梁敏玲老师认为专业建设需要形成一个立体、多元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自主自发热情应给予更多鼓励,以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吴尔蓓密老师主要交流了外招生培养经验,建议结合内外招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多元培养。黄忠鑫老师表示现在历史系保研名额不断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术热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都写专题论文,或许也可做些史料整理性质的工作。熊增珑老师则结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经验,建议适当提早毕业论文的开题时间。


作为学生代表,《史星》杂志社社长王栋民同学也随后发言。王栋民同学首先汇报了历史系学生自办刊物《史星》杂志的复刊情况,感谢老师们在百忙之中对读书会的无私指导,希望今后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更多支持。此外,他还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各年级情况,集中反映了学生们在课程设置、保研等问题上的一些诉求。


最后,历史系与古籍所联合党总支书记张小贵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今天与会领导、老师和同学对历史系工作的支持,然后从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方面总结了今天会议的收获,并且建议外招生师范方向的培养应与港、澳、台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张小贵教授强调,埋头苦干低调做事是历史系老师们一直以来的工作特点,相信这一特点定能让历史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更好。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讨论和交流,这次研讨会圆满结束。会上提出的众多宝贵建议,将为我系历史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撰稿:王栋民   图片:陈潇   审核:张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