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古都 远溯博索 —— 历史系2020级洛阳西安研学之旅纪实

发布人:张小贵 发布时间:2023-08-30


   “千年古邑,恢弘泽世”,古都记录着国家历史的兴衰变迁,具有独特的价值。2023710日至16日,在罗诚老师和吴尔蓓密老师的带领下,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2020级内外招班同学前往洛阳、西安两座古都开启研学之旅。

佛教文化瑰宝龙门石窟、白马寺、大雁塔和小雁塔,激发瞻仰者对虔诚信仰的敬畏;巍峨高大的古城墙、钟鼓楼、大明宫,凸显着建造者智慧的博大精深;宏伟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汉阳陵、唐乾陵,展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人生哲学;博物馆里丰富的文物和珍贵的文献,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通过考察,同学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魅力,明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发展历程和精神内涵,更认识了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所创造的文明盛象。


一、聆古寺钟韵,探佛光悠久


(一)龙门石窟


在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内的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布满了像蜂窝般密密麻麻的石窟,里面雕刻了一座座千姿百态、大小各异的佛像,这里就是“龙门石窟”。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北宋诸朝断断续续的雕凿,营造时间长达400余年,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门前师生合影)


龙门石窟现存一千三百多个石窟、二千三百余个窟龛、三千六百余块题记和碑刻、九万七千余尊佛像。同学们漫步其中,恍如在与穿越了千年的璀璨文明对话。屹立千年的尊尊佛像,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水平,还揭示了佛教在中国的理性化、本土化、世俗化的发展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中国固然有本土的雕塑传统,但在佛教造像上尚未形成独特的风格,仍保留着较多的外来元素。如同学们发现,龙门石窟古阳洞中残存的北魏造像“始平公造像龛”,其花纹、服饰有着浓郁的西亚和犍陀罗浮雕的风格,明显有别于汉民族的传统风格。


(古阳洞“始平公造像龛”)


而建造于盛唐时期奉先寺的主尊卢舍那大佛像,面貌则温婉祥和,服饰上更偏向于汉文化的典雅端庄、雍容华贵,架裟从偏袒右肩式变为通肩式,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渐次展开,佛像整体气质倾向内在含蓄,这正是佛教汉化的一大表现,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的体现。

在龙门石窟,同学们既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失自身特色。


(卢舍那大佛像)


(二)白马寺


正门的青石题刻“白马寺”三字镶嵌在红色的门楣上,牌匾的背后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洛阳伽蓝记》中载:“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 相传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求取佛经,在月氏遇到来自天竺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四人同行,用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回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白马寺便成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

白马寺历经时代风雨,饱经战乱硝烟,时兴时废,浑厚慈净的佛光千年不散,历代高僧弘法修行的丰功茂德千古遗存。同学们怀着对佛学圣地的虔诚敬仰与热切求知的心情游览白马寺,感受其所积淀的厚重历史文化。

这座古老的寺院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以及六祖堂、禅堂等附属建筑。行走在寺院内,可见两侧竖有宋代至民国时期的碑刻数十件,同学们对碑刻内容很感兴趣,与老师一起进行了现场辨读。


(白马寺前师生合影)


步行至白马寺的东南处,同学们看到了齐云塔,其前身为汉明帝下令建的浮图。齐云塔形制为密檐式砖塔,现塔建于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年),塔身底座坚实高大,二层以上用砖叠涩出檐,逐层收分,形象稳健而优美。


(齐云塔)


毗邻齐云塔处,又见一座孤坟,墓碑上赫然刻着“大唐名相狄仁杰之墓”。据齐云塔旁明嘉靖三年的《修白马寺塔记》记载:“唐忠臣狄梁公墓,其神道碑尚存。意者唐时,即寺为公香火院,公附寺而定,寺因公而着”。但是,另有学者认为有可能是白马寺主持薛怀义之墓。这为同学们提供了值得探究的历史问题。


(狄仁杰墓碑)


步行至白马寺西侧,由印度、泰国、缅甸等域外佛殿组成的国际佛殿苑赫然映入眼帘,绚烂多彩的异国佛文化使同学们眼界大开。这些佛殿的建筑风格彰显出别具一格的域外格调。其中,印度佛殿参照桑奇大塔建造,石门上雕刻了佛祖故事和书目、荷花、大象等佛法符号。佛殿以天空般广阔的圆顶象征浩瀚的宇宙,穹顶顶部装有玻璃天窗,当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便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带有浓厚的佛学色彩。


(印度佛殿)



(三)大雁塔


大雁塔亦称“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是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追念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在隋代无漏寺旧址上建造的皇家寺院。永徽三年(652年),为保存从天竺运回长安的经卷佛像,玄奘法师向高宗上表寺内建塔,经高宗敕许,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

大雁塔初建时方形五层,在武则天时期改建,五代时修葺。明万历时,对残破的塔身包砌一层砖面,形成今日外观。现寺内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山门等,均为明清时期重建。大雁塔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与原印度窣堵波形制有着明显区别,是佛教中国化的见证。

同学们走近大雁塔,看见七层佛塔完整的矗立眼前,玄奘取经归来的雕像栩栩如生,无比感叹于唐代工匠的鬼斧神工与玄奘法师对传扬佛学的执着。当视线跟随着塔身层层向上,同学们还发现塔身刻有精美浮雕,描绘着佛教教义。这座屹立千年的佛塔,至今向人们诉说着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极高造诣。

现如今,围绕“大雁塔”还建成了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的“大唐不夜城”,这条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仿唐建筑步行街,成为各地游客来到西安后的必经打卡点。而北广场也建成了全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广场,当夜晚来临,诗文朗诵与喷泉表演相得益彰,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灵动婉转、时而深沉厚重。同学们徜徉在大唐不夜城,不仅品尝了当地美食,也见证了这座古城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更感受到这座古都在新时代所焕发出的强大生机和彰显出的深厚文化底蕴。


(大雁塔的日与夜)


二、抚千年古迹,体历史沧桑


古今辉映之处看洛阳与西安,辉煌的历史给两地留下屹立至今的珍宝——古建筑。同学们在本次考察中参观了四座历史建筑,分别是洛阳的丽景门,西安的古城墙、钟鼓楼、大明宫。在近距离观瞻古代建筑的同时,同学们深入探究历史建筑的整体布局,想象这些古老建筑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的时空位置,并直观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古城风貌。


(一)丽景门楼世无双


 “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洛阳城垣高厚,月城宏阔,外有宽深的护城河。丽景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作为洛阳八大景之一,气势如虹、大气磅礴,主要由城门楼、瓮城、箭楼、丽景桥等部分构成,内设有“洛阳帝王史馆”、“河洛文化长廊”、“古代冷兵器展”等展馆。作为历史文化遗存,丽景门屡经毁坏,又屡经修复,今为原有基址上修复重建。

丽景门连接城内街巷,商铺林立,生活氛围浓厚。行走于丽景门内的古街,同学们一边感受古城历史遗迹,一边体味古城所焕发的生机。城内街区文物丰富,老字号商铺繁多,各地游人在此品尝洛阳美食,而浓厚的烟火气息也让同学们感受到这座古城依然勃勃生机。


(丽景门夜景)


(二)古城墙载千年古韵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里曾这样记载了古代都城形制、规模的营建思想,这套“九宫格”的都城布局形式,对后世影响也是极为深远。隋唐长安城就沿用此布局,“宫城、皇城、郭城”三城相套的建制,让“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宋元明清时期继承并发展了此筑城理念,将城市防御提升到新的境地。

西安古城墙初于四方各开城门一座,东门曰长乐门,西门曰安定门,南门曰永宁门,北门曰安远门,取“长安永安”之意。西安古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它经历了隋朝创建、唐朝兴盛;五代整修、元代沿袭;明朝拓建、清朝修葺;近代治理、现代保护的漫长历史。同学们登上城墙,对城楼的布置非常感兴趣,认真观察了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垛口等一系列的军事设施。古城墙历经1400多年的岁月风霜,仍屹立在三秦大地,它的一砖一石如西安这座古城的肌肤纹路,静默地散发着古老的深沉气质。


(西安古城墙夜景)


(三)晨钟暮鼓无休时


领略过古城墙积淀的厚重古韵后,同学们来到了高大巍峨的“时间建筑”——钟楼、鼓楼。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古朴、典雅、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金碧辉煌的魅力。鼓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毗邻西安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北院门,晨钟暮鼓,烟火绵延数百年。

钟楼、鼓楼两者东西相望,屹立在西安城中。二楼正如其名,古代每天早晚击鼓鸣钟以报时,宏亮的钟鼓声响彻古城的每个角落。明代西安作为地方城市,城市级别已经比不上国家倾尽全力建设的都城,但西安钟楼、鼓楼,却仍是国内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代钟鼓楼遗存。钟鼓二楼就这样隔着不到半里的距离,一个定四方稳健,一个应行政中枢,至今也已对望了数百年。


(鼓楼、钟楼)


(四)盛唐古殿大明宫


大明宫是唐代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长安城北侧的龙首原。整座宫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太宗为其父李渊所修夏宫。李渊去世后,改称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另两座为太极宫、兴庆宫)。自唐高宗开始,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中唐和晚唐时朱泚和黄巢先后据此称帝。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数年后,出于战备需要,宫殿的遗迹也都被拆除,此后这里便沦为一片废墟。

目前能看到的是大明宫正门丹凤门的现代复原建筑,在复原建筑内,留有丹凤门建筑遗址。在细致观察遗址上的墩台、门道、隔墙、马道等考古遗存后,同学们在脑海中基本上可以构筑出丹凤门的建制规模、形态。考古发掘的丹凤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唐代城门遗址,代表着唐代建筑技术水平的高超境界。丹凤门及大明宫诸门、诸殿所反映的“天子五门”思想,共同构筑了唐大明宫的整体风格。


(大明宫博物馆)


(参观大明宫丹凤门遗址)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也复原了一座微缩版的“大明宫”,同学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宫城的内部结构和整体布局。此外,遗址公园内,也残存一些宫殿基址,在短暂的游园中,感受了大明宫当年的恢弘气势。



三、寻古陵遗迹,感帝王千秋


(一)天子驾六博物馆


2002年洛阳进行河洛文化广场人防工程建设时,文物部门在这3万平方米的区域内探得古墓600余座,车马坑、马坑29座,其中的“天子驾六”车马坑更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步入位于地下的博物馆大门,首先展示的是从车马坑出土的部分文物。据介绍,“天子驾六”车马坑全长42.6米,宽7.4米,坑底距地表深为2米多,坑内陪葬的车有26辆,马匹现存有70匹。从现场观察来看,马匹的骨骼摆放比较整齐有序,可以推测出它们是杀死后摆在坑底的。


(天子驾六博物馆馆藏文物)


在参观车马坑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天子驾六”仪制和车马坑保存问题产生了兴趣,在与指导老师进行了讨论后也得到释疑。天子驾六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尚书》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古代礼制规定天子具有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所确立规格最高。而车马坑中车轮为何保存如此完好,同学们了解到考古时,考古人员不会把马车的车轮全部挖掘出来。因为木头在地底腐朽过甚,为了保留土壤对于朽木的支撑力,只是剔除了部分土壤。经过考古人员的专业挖掘,人们才能看到马车轮原有的形状。在此次参观中,同学们不仅见到了周代的天子马车,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到了新的考古知识。


(天子驾六博物馆车马坑)


(二)邙山古墓博物馆


邙山古墓博物馆位于邙山畔,洛阳建都以来就是著名的陵墓集中地,包括6代共24座帝王陵墓。其中有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以及五代后唐帝陵1座,堪称我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此次参观邙山古墓博物馆也使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古诗中“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含义。

漫步于邙山古墓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各朝代帝王陵墓分布其中,诉说着一个个荣耀与兴衰。这座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集帝陵、古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石刻和古代壁画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博物馆,可让参观者近距离接触观察历史遗迹。博物馆分为墓葬区、北魏帝王陵和壁画馆三大展区。墓葬区是主要展区,墓室顶较低,走路时需要弯腰。

许多同学在参观过程中对墓葬区的新莽天象神话壁画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该墓葬是1978年在洛阳市金谷园村东侧发现的新莽时期的砖室壁画墓。墓内的前室和后室均有壁画,前室顶部描绘了天象图,后室内也绘有彩画,展现了汉代阴阳五行等观念。

(新莽天象神话壁画墓)


邙山墓葬丰富,陪葬品价值千金,自然吸引了无数盗墓贼,导致邙山出现了“十墓九空”的现象。参观博物馆时,同学们经常遇到墓室内空空如也的情况。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首次发现于19743月。兵马俑坑作为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位于始皇帝帝陵以东1.5千米处。现开放展览的共有三个坑,呈“品”字形排列。象征着右军的一号俑坑坐东向西,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是三个陪葬坑中规模最大的。二号俑坑与三号俑坑分别位于一号俑坑的左右两侧,分别象征着左军与指挥部。


(兵马俑一号俑坑)


在进入展馆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支排列整齐的“地下军团”。这支军团由陶土烧制而成,体态高大,表情肃穆,栩栩如生。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产生源自于我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礼记·中庸》有云:“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人们希望在死后的“冥界”,依旧能享受生前的一切。春秋时期,人殉的丧葬制度逐渐被随葬陶俑的制度所替代。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埋藏的人俑作为殉人的替代品,在“冥界”发挥着守卫君王的作用。兵马俑的发现,为研究秦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兵马俑图)


随着人流一路前行,同学们还看到了许多还处于修复阶段的人俑。如果说从展厅前半段的陶俑方阵中感受到的是秦帝国强盛国力所带来的震撼的话,那么眼前这些残缺的陶俑,则更有种见证一个帝国崩溃的落寞与唏嘘。同学们在游览的过程中,根据介绍得知,大部分陶俑的碎片数量在七八十块左右,但是也有部分损坏严重,碎片数量高达一百八十块。每一个陶俑从碎片到复原,都经过修复师的双手千万次的呵护。也正是借助他们的双手,令沉睡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被再次唤醒,重现昔日风采。


(修复中的秦俑)


(四)阳陵与乾陵


位于咸阳塬上的汉阳陵是“汉九陵”中最东边的一座。它的墓主是赫赫有名的汉景帝刘启。阳陵采取“同茔异穴”的埋葬方式,将帝、后合葬于同一陵区,各自有陵城。两座陵城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冢间距400米。阳陵以帝陵陵园为中心,在其周围的地面上分布着各类礼制建筑,在地下筑有为数不少的从葬设施,从而构成了汉阳陵陵园的主体。纵观汉阳陵,巍然高耸的陵冢、严整崇厚的城垣、重重坐落的地面建筑,有主有次的安排……这些正体现着中国古代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同时也反映了蓬勃向上的大汉雄风将开启新的辉煌。


(师生顶着烈日前往阳陵)


步入外藏坑保护展厅,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宏大的坑道,坑道里保留了考古挖掘后的现场。在坑道中分布着各种陶俑、动物陶塑、生活用具、粮仓、兵器、车马器、封泥等珍贵文物。其中,坑道中密密麻麻的“着衣木臂式陶俑”未遭毁坏部分排列整齐,它们一丝不挂,让参观的同学们不禁有些疑惑:文明昌盛的汉代,怎会有如此大规模的裸体俑?实际上这些“裸体俑”是陶俑的着衣、木臂腐朽之后造成的一种错觉,其本来面目并非如此。尽管阳陵陶俑是一群无生命的偶物,却给同学们提供了走近历史的机缘,也让同学们欣赏到最纯朴、原始的美。


(阳陵人俑图)


阳陵之旅姑且告一段落,短暂的车程过后,同学们在烈阳下抵达乾陵。走在通往乾陵的司马神道上,道旁肃立的仗马及控马人石像将唐朝皇权的威严和肃穆体现得淋漓尽致。沿着司马神道一路向前,就像走在皇宫的丹陛之上一样。走到乾陵的朱雀门外,一群无头石人引发大家热烈的讨论,那就是六十一藩臣石像。藩臣石像之所以在此出现,是为了纪念当时众多使者来参加武则天葬礼,并以此来表达他们对武则天的崇高敬意。它本来应该不是无头石像,可能是在宋元明三朝因为不明原因发生断首。


(穿过神道前往乾陵)


走过司马神道,师生来到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其采用“依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唐长安城建制,基本呈方形,有内外两城,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发现有双重城垣的墓葬,四面各有城门。陵区内有献殿、寝宫等建筑物,且石刻众多,其中以无字碑最为出名,陵园范围内还有许多陪葬墓,如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


(无字碑)


四、感古韵灵动,叹博物生辉


洛阳、西安建都历史悠久,汇聚了各朝各代的文化精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博资源。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大家驻足于展柜前,思考着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以此为媒介回溯历史的兴衰变迁。


(一)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河南岸,毗邻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包括多个陈列展览,运用多种现代表现手法,赋予展品以新的生命力,再现了千年古都之风貌。常设展览包括“河洛文明展”、“石刻馆”、“书画馆”、“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等。

其中,“河洛文明展”以历史时间为顺序,展出各个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尤以洛阳出土的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为重点。“汉唐陶俑馆”展示了古拙质朴的汉佣、拘谨呆板的晋佣、秀骨清像的北魏陶俑和高贵华丽的唐俑。“唐三彩馆”以绚丽斑斓的釉陶,再现了唐代东都洛阳地区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社会生活图景。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曹魏白玉杯和唐朝三彩黑釉马是洛阳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三件藏品。兽面纹铜方鼎器身装饰纹样带有醒目的浮雕特征,纹样精细流畅,彰显着王权的威严。白玉杯由和田玉雕琢而成,洁白温润,无任何装饰,给人天然的澄净美感。三彩黑釉马因反复施釉,层层加深,最终偶然呈现出黑色,是极为罕见的唐三彩黑釉器物。


(图左:兽面纹铜方鼎;图中:白玉杯;图右:三彩黑釉马号)



(洛阳博物馆前师生合影)


从河洛文明馆到珍宝馆,从汉唐陶俑馆到唐三彩馆,从书画馆到石刻馆,洛阳的文化脉络徐徐展开。膘肥雄浑的黑釉马、鸟形扁足的“子申父己”铜鼎、神情肃穆的文官俑……上万件馆藏文物,承载着古老东方文化之美,折射出千年帝都的荣光与辉煌。同学们在此深刻感受到“河洛文明”的源远流长,触及到洛阳文化脉搏的鲜活跳动。


(二)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其藏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佛造像等一万多件石刻文物,真正是“丰碑如林”。

碑林中,部分书法艺术造诣极高的经典碑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如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的《石台孝经》,碑文由唐玄宗亲自以隶书作序、注释,字体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碑额由肃宗以篆书提写,所载内容体现了两代帝王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想。北宋咸平二年刻成的《纂书目录偏旁字源碑》,用小篆书写《说文解字》中的偏旁部首,十分讲究小篆书写规范,成为宋代书坛一绝,也为研究汉字形体结构及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图左:《石台孝经碑》;图右:碑林博物馆展馆图)


不过,最令同学们兴奋的,还属亲眼目睹闻名遐迩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该碑刻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由一个名为景净的波斯传教士撰刻竖立,此碑的出土让世人了解到基督教在华传播的最初状况,也成为学者研究唐代景教流传情况的不可或缺的史料,同时还反映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其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重要碑刻,点燃了同学们巨大的求知欲。如《唐大兴善寺大辩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不空和尚碑),记述了佛教密宗传承过程及不空和尚的生平,是研究密宗传播及中印、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引来同学们的热情围观和辨读。


(图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图右:《唐大兴善寺大辩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


碑林以青石集书艺、演文字、藏典籍、载历史。丰富多样的碑刻,为同学们提供了书艺、文字、历史等多方面学习的珍贵资料。在实地亲睹一块块古老的石碑后,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碑刻都有了更为生动且深刻的认识,收获良多。


(三)陕西考古博物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首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收藏了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以及墓葬出土文物标本。其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

 “考古历程篇”以中国特别是陕西地区的考古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陈列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相关文献及考古工具,展示了从古代金石学到现代科学考古的发展状况。


(陕西考古博物馆馆藏)


 “文化谱系篇”主要展示陕西境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其中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等考古类型及方法的展现,生动又有趣。

 “考古发现篇”介绍了陕西境内各时期的重点考古项目,运用先进技术全面展示了考古发现过程及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尤其是将遗址原样搬迁展出和复现文物出土场景,十分令人震撼,使我们如亲临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体验了考古工作。


(彩绘陶仕女俑)


 “文保科技篇”介绍了考古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包括陶瓷器、青铜器、复杂遗存、纺织品、壁画等文物的修复、研究与保护。我们还通过一部微纪录片,了解了考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深刻感受到考古工作的不易及其肩负的重任。


(壁画保护展示)


(四)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博物馆与古建筑、古塔以及园林景观相得益彰,使同学们体验到了别样的空间美感。

博物馆中的基本陈列馆以“古都西安”为题,以十三朝古都西安的一千多年建都史为时间线陈列文物,完整呈现了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会生活状况。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反映出周朝西安地区的社会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秦出土文物承载了大一统思想,反映出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汉唐文物最为繁多且不乏精品,诉说着长安城所经历的繁华盛世;宋元明清时期文物是当时频繁贸易往来的遗迹,印证了西安在王朝国家中的地位。


(左上:西周兽面纹提梁卣;右上:秦半两铜钱

左下:汉代金饼;右下:汉代彩绘百枝陶灯)



(左上: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左下:西安博物院门口雕塑

右上:唐代鎏金铜走龙;右下:唐代金背瑞金葡萄纹镜)


作为唐代另一座重要的寺院,荐福寺因义净在此主持翻译佛经,成为唐代三大译经场之一。荐福寺现存文物——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身正面刻《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其后附刻《佛说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是研究唐代长安佛教历史的宝贵资料。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局部)


小雁塔是荐福寺内的佛塔,其门楣上刻有典型佛教寓意的装饰图案,如蔓草花纹、祥云、供养天人图等,雕刻十分精细,线条流畅,跳动旋转的曲线带来无限美感,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丝绸之路文化特征的体现。

在小雁塔周边的碑刻则讲述着荐福寺、小雁塔的变迁史和整修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如康熙三十一年的重修碑文,记载了康熙年间荐福寺修缮情况、荐福寺殿阁布局、康熙三十一年前后荐福寺田产及清代寺院经济等内容。同学们一边游行,一边阅读碑刻铭文,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使研学之旅不仅愉快而且分外充实。


(图左:小雁塔; 图右:康熙三十一年《重修荐福寺碑记》)


结语


踏在千年古都的土地上体会历史,感受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展现着古都的辉煌;古城墙的砖瓦,留存了时间的印记;钟鼓楼响起千年的钟声,宛如历史的回响;大明宫遗址以其显赫壮丽刻画下盛唐印象。

西安和洛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带给同学们对历史的新体悟。同学们在这里真实触摸到历史的肌肤,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深刻理解了学习历史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一碑一墓,皆为史料,无字句处,皆可读书。带着这种对历史学习的新体会、新认识,同学们将更好的投入今后的探究与学习!



文案与图片:梁嘉源、尤烜桦、陈心怡、邓沛如、王储、吴泓华、胡梦月、陈欣、岑冠衡、庄欣锐、陈潇,范舒婷,买克丽娅,王栋民,张欣瑶,单于婷,顾菲,林晓珊

修订与审核:吴尔蓓密、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