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下午,第一文科楼四楼中厅,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马骊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从好奇到异域风情:欧洲旅行的中国形象构建”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学系主任刘正刚教授主持,本科振铎班及历史学系硕博士生共50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马骊教授指出丝绸之路是中西方交流的重要渠道。丝绸之路历史悠久,如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宋乃至明清时期尽管路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罗马与中国较早建立了联系,当时的史籍保留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印象,如范晔《后汉书·西域传》,罗马作家和自然学家老普林尼的相关著作。丝绸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运送到罗马,很快在罗马流行起来,因其珍贵,为最富有的罗马人所保留。但它的进口导致了贸易逆差,穿着丝绸服装进而被认为是异国风情、不道德和堕落的象征。
欧洲旅行家通过他们的著作在欧洲构建起“中国形象”,而如甘英、玄奘等探险家、僧侣等也为中国带来了西方形象。马骊教授认为分析欧洲旅行者如何构建和演变对远东的形象,应当从以下几点分析:欧洲叙述在传播远东信息中所起的作用;旅行叙述中的异国情调、丰富和多样性;创造刻板印象和陈词滥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远东形象的演变;历史来源和背景的批判性分析;理解文化感知并解构陈词滥调对远东的代表性形象的影响。随后,她结合马可波罗、维克多·谢阁兰等人的著作详细分析了旅行者对“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
马骊教授强调,欧洲的旅行者在形成对中国乃至远东的形象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简单的好奇心到异国情调,从而产生了持久的刻板印象。这些叙述激发了欧洲人对遥远而神秘的中国的想象和好奇心。丝绸之路和商业交流在传播远东形象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多个世纪以来,由于众多旅行者和商人的叙述,中国形象在欧洲逐渐形成。随后的欧洲探险活动受到这种异国形象的影响,有时甚至被夸大,加强了对远东的迷恋。
讲座最后,马骊教授与参会师生做了热切互动,就“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清代劳工问题在法国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何应对西方提出的东方主义”等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撰稿:张柯栋
责编:刘正刚
终审:张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