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星读书会(第四期):10月31日史星读书会纪要

发布人:朱文亮 发布时间:2024-11-25

20241031日,《史星》杂志社新一期读书会于第一文科楼四楼中厅圆满结束。本次读书会的阅读书目是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我们有幸邀请到梁敏玲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和引路人,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并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面向。首先,由主持人吴蓝宇同学对书目进行介绍和总括。她先对书中体现的新旧因素变革的动态社会进行阐释,并结合陈旭麓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辩证史观,指出该书所构建起的近代历史框架,为新陈代谢一词的解释提供了总体的看法与线索。


  01导师引入

    梁敏玲老师先是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就如何平衡追求学术前沿和踏实学问的关系对同学们作出学习建议,指出学习要最终落实至大道归中

    随后,梁老师就如何看待与学习陈旭麓先生一书作出引导。她指出,尽管《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的内容许多已归于常识化,但倘若要进一步挖掘和理解书中的精要思想,仍要回归至成书时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中,以理解书背后的强思想性,认为许多书中的议题看似已经普及,但实际上相当部分的议题至今仍是学术热点,对构建历史观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梁老师又提出线索关注,提倡更加注意书中是如何将历史信息和史料穿插、贯通到历史叙述线索中的,不要只关注其中的知识性内容。

最后,梁敏玲老师建议同学们进行对照阅读,例如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书进行比对,比较其中线索编排的差异;也可以与陈旭麓先生的学生,例如当代名家茅海建、杨国强先生等论著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存在的延续理念和不同的线索安排、史料安排、观点叙述理解等内容,并尝试自己思考,此将大有裨益于学习。


  02交流讨论



    李曦阳同学先从宏观角度出发陈述其对新陈代谢的理解,认为全书的创新要义在于旧题新议,而书中的知识性相当于创新基点。他以书中庚申之变的关税与外国公使驻京谈判问题和洋人坐轿之事为具体例子,并比照杨国强《衰世与西法》一书详论了历史中复杂的个人与心态境遇,指出新陈代谢一词体现出历史中人的不自觉和新旧因素的碰撞起伏,并进一步提出注重历史的层累,考察书写者是如何将不同层次的历史细节和复杂性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胡凯博同学认为,要注重陈旭麓先生书背后的历史观,尤其是陈先生如何用唯物史观体现出其进步观念。他认为其书并非是纯粹的线性史观,而是注重新旧交织,论述历史多面性的螺旋性史观,并指出书中的新陈代谢理念,使以费正清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冲击-反应学说有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吴蓝宇同学和李曦阳同学就晚清关税与外国公使驻京问题中存在的历史当时视野作了交流讨论,认为看待历史要以回归历史场景为切入点,并以历史上的西江缉捕权为具体例,探讨了历史中的民族性和复杂性问题,认为不能单以后见之明轻薄历史时人与时事。

钱咏琳同学则从书中知识性的一面加以阐发,强调了书中知识性内容的完备之于读者的重要性。此外,更从与时人共情的角度出发,认为在以全局视野和整体观念看待历史的同时,也不当丢失对历史的一片脉脉温情,要以理解和共情的视角看待历史的人与事。

宋元丰同学首先从东西观念比照、结构化和外交问题借鉴三个层次出发,揭示书中存在的具体价值和比照观点讨论;并结合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例,对中西观念差异、翻译问题和宏观微观结合书写等问题提出深刻见解。其次,就上述三个层次结构,他补充了部分的学术和研究综述,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随后,就广州驻粤八旗中汉八旗和满八旗受西方影响程度各几何的问题,与梁敏玲老师进行了交流,梁老师在经济收入、一口通商体系瓦解带来的变化等层面作出了初步解释,并拓展其背后存在的外交上的信息运作问题。

李曦阳同学又对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行追寻和探讨,以皇帝批奏关系为切入点,指出皇帝实际上是制度的终点,皇帝本人亦是一种机制。从更深刻的角度说明了历史对人与社会的新陈代谢

曾嘉曦同学则强调了书中内容对读者知识补充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掌握好知识性的内容,才能对其中蕴含的内在机制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郑舜文同学结合自己的经验,以书中的具体章节为例,阐释了其对中等社会和书文逻辑的理解,认为作者所谓中等观念的叙述实际包括了进步观念的构建,并以此为跳板,对更进一步的社会特征与性质进行考察。

    朱城锦同学则认为中等概念也可作为本书的定位加以看待,认为陈书做到了长视野和高维度的结合,不仅对新接触者有所裨益,即使是有研究经验者也可从中汲取思考的模式和路径。因而本书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中等地位;其次,他认为解构陈先生及其所处时代或更前溯时代是解释新陈代谢的一个要义,陈书不单是在解释或叙述历史上将历史当作机体看待,谱写新陈代谢系谱,更是想在8090年代思想浪潮中确立考察历史的规范,以避历史评价偏颇,书背后反映的是时代与历史学术思想的新陈代谢

    詹旭飏同学则从视野对比和个人经验的角度出发,就华夷视野观念为实例,提出无论是历史的人或当下的人,其视野与概念都要前推;既不要受西学影响过大,也要保留本土历史观念,以就治学踏实之目的。

宋思锐同学就如何把控与平衡历史与哲学的关系提出疑问。詹旭飏同学认为就近代史而言,其论述时有形而上的色彩,历史本是哲学之一部分,而哲学则是历史理论的凝结以及指导,从总论上看,二者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关系。胡凯博同学和梁敏玲老师都指出,哲学是更为意识化的,而史料的具体则是踏实的,做历史的学问,要把握具体的史料,避免空中楼阁,而思考问题与展开论述的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思辨思维。蔡嘉乐同学则认为最好将二者分离看待,从具体的学问中要注意辨别两种模式的差异。

陈贵贤同学则聚焦于历史的变革与当下,将书中的新陈代谢概念与当下社会的各类事物矛盾等结合考察,认为事物矛盾的显现事实上是与时代矛盾的对应。这是对书中体现的矛盾且复杂的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状况的迁移与思考,体现了对当下社会的关怀性。

    李瑞泉同学则结合自身看法对冲击-反应论进行阐释,认为其中存在的西方中心论色彩难以解释中国的一些文化顽固问题,如华夷、礼仪观念等;陈贵贤同学则认为历史的模型难以解释所有的历史现象,不能将研究陷入模型框架的窠臼中。



  03导师总结

    最后,梁敏玲老师对读书会上各位同学的学术热情和追求学问的积极性给予肯定,并向同学们寄予脚踏实地做学问的淳淳嘱托。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

    相信在众同学和老师的热切交流与观点碰撞中,我们终将在知识和思维上新陈代谢,有所成长。历史的细线将我们连织一体,让我们下次读书会再聚一堂。






撰稿丨朱城锦 李曦阳

图片丨陈逸峰

编辑丨李依莹

初审丨钱咏琳

复审丨詹旭飏

终审|梁敏玲 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