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发布人:朱文亮 发布时间:2025-04-03

20241213日下午,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主办的第四届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总决赛于第一文科楼二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魏霞,文学院历史学系系主任张小贵,历史学系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郭世强,历史学系副教授徐世博、朱毅璋,青年教师姜虎愚及历史学系学子共40余人出席本次比赛。大赛由历史学系《史星》杂志主编詹旭飏同学主持。


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始创于2020年,自首届成功举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历史学系学子的学科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感与自主研习能力。本届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的面向相较于往年更为广泛,不仅面向本校学生征稿,也吸引了南开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其他高校学生的踊跃参与;大赛涵盖田野调查、史学沙龙、文创设计三大赛道,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参与形式。

 

会议伊始,文学院党委书记魏霞致辞。她回顾了往届暨情史志比赛的精彩点滴、内容形式和赛事亮点,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暨南大学学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殷切嘱托,对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的深刻意义作了总结。魏霞书记希望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可以更好培养历史学人才,加强历史文化建设,祝愿各位参赛选手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佳绩、有所成长。

一、展示与汇报

 

1田野调查

来自河南大学的殷顺一小组在线上作了题为《太极流转百代长,文旅交融跨四海——走进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田野调查汇报。该小组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就温县太极拳的现代化转型与城镇现代化发展之间的二元关系进行了细致发掘,呈现了二者的相互发展过程与历史交互,以有声的形式构建出具象的历史。

暨南大学的陈怀茹小组以《德庆县非物质文化遗存调查报告》为主题,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汇报。她们采用实地考察、大数据库查询和采访等多种方式,对德庆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整理。汇报成果包括德庆县非遗旅游资源的简介汇编、资源图集以及信息采集表等等,这些成果在德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评价与统计、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以及非遗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史学沙龙

暨南大学的李曦阳同学就其论文《太阿倒持与账外有账:晚清粤海关的书吏积弊》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他利用税务司档案、清代档案等诸多史料对粤海关书吏复杂的人际关系、结构性问题和官、商、吏合谋等问题作了详密而清晰的阐述,展现出晚清粤海关内部牢固的利益链条。

暨南大学的梁颖晖同学以朱执信为研究对象,汇报了题为《朱执信的革命思想转变——基于俄国革命的影响角度(1919-1920)》的论文。她针对学术界在探讨朱执信对苏俄革命认知方面的研究空白,从朱执信与苏俄的接触、对苏俄革命的认识,以及受革命影响而产生的思想转变和新思想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讨论,从更深层次上挖掘了朱执信其人的历史复杂性和多维度思想。

   


南开大学的王茂旭同学在线上进行了题为《跨国史视野下<海关医报>的双重面向——以津<海关医报>为中心的考察》的论文汇报。他以学术界关注较少的天津《海关医报》为核心史料,深入挖掘了其中蕴含的人员跨国”“知识跨国”“制度跨国等要素,从而在知识史的流转与中外交流、接触的历史议题上,铺陈出一幅痕迹清晰的历史卷轴

   

陕西师范大学的姜伯涵同学在线汇报了题为《目睹欧洲帝国——晚清中国对1907年北京-巴黎拉力赛的反应》的论文。他从一个微小的切入点出发,深入探讨了晚清时期国人对世界和现代化的认知,并将其置于帝国建构晚清失语的宏大学术视野中进行考察,对晚清社会面临的困境以及时人的所见所知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西南科技大学的刘佳欣同学在线上就辽东属国问题进行了论文《对辽东属国若干问题的讨论——兼与程妮娜、张国庆、刘俊等学者的商榷》的汇报。文中,就辽东属国问题中的建置、首任督尉和属国郡望问题,进行了细密而周详的史料探讨和新问题发掘。

 

3文创设计

暨南大学杜忻遥小组呈现了颇具趣味的《桌游:重生之我在大宋升官发财》的文创设计。此桌游从人物形象的精心设计,到历史事件卡的巧妙构思;从官、商两条路径的流程设计,到游戏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考量,无不体现出设计团队的匠心独运和深思熟虑。此作品不仅可以使玩家增进历史乐趣,加深对历史的感知,同时还可以加深玩家对历史的理解,用新颖视角体会别样风味的历史。

暨南大学林嘉慧以红头船为主体,进行了名为《暨大红头船设计稿》的文创展示。她以海贸与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选择红头船作为设计对象,认为这既符合明清时期刷红漆表示官船身份的历史背景,又寓意着团结、拼搏和进取的精神。此作品意在以文创设计的形式将红船的实体变为流动的、生动的文化意象。

 

二、点评与颁奖

参赛选手汇报结束后,暨南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张小贵教授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他首先对本届暨情史志邀请赛作出肯定,指出本届暨情史志比赛不仅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化,而且更加注重学术性,这对于培养历史学人才、提升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张小贵教授也对未来的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抱有更高的期待,例如他建议田野调查可以扩展到民间文学作品等更广泛的内容,以更全面地展现历史特色;不同赛道之间的融合也可以更加和谐,例如汇报可以结合知识与实践的形式共同展现出来,使其不只局限于论文或田野调查的单一形式。张教授也希望同学们在能够在本次比赛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并祝愿同学们的学习与研究都更上一层楼。

最终,李曦阳同学获一等奖,王茂旭同学和陈怀茹小组获得二等奖,杜忻遥小组、林嘉慧同学、梁颖晖同学、殷顺一小组、姜伯涵同学和刘佳欣同学共获三等奖。


至此,第四届暨情史志历史研习邀请赛总决赛圆满落幕,让我们下次再会。

 

 

 

 

 

 

文字|朱城锦

图片|钱咏琳

       视频|余妍琦 杨琴棋

编辑|罗雅曦

        初审|《史星》编委会

       复审|熊增珑 郭世强

终审|朱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