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工第一党支部联合学生支部赴吴光亮故居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在“深挖历史资源、共促文化认同”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深化师生对晚清台湾总兵吴光亮历史贡献的认知,进一步探索其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时代价值。此次活动由朱文亮老师带队,受到英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潘瑞萍副局长、统战事务服务中心梁朝军主任等领导的热情欢迎。
吴光亮历史文化中心由吴光亮铜像广场、吴光亮台湾史迹馆、吴光亮故居古建筑群、松岗书房等组成。
师生首站抵达吴光亮铜像广场,瞻仰巍然矗立的纪念塑像。广场两侧以大陆与台湾传统建筑瓦墙样式为设计元素,山水形象墙自左向右延展,以“山连山、水连水”的意象生动诠释两岸血脉相连的深刻内涵。
在吴光亮台湾史迹馆中,师生通过史料展示、文物展陈及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系统了解吴光亮的传奇人生。展馆以“幼贫立志”“将星崛起”“飞虎赴台”“躬耕建台”四大主题篇章,再现其早年从军、开山抚番、兴办教育、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其中,吴光亮主持修筑的八通关古道模型尤为引人注目,这一横贯台湾东西的交通要道,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见证,更是两岸文化交融的纽带。展馆在最后的台湾史存部分还梳理了台湾学界对吴光亮的研究成果,为学术深化提供重要参考。
随后,师生走进吴光亮故居古建筑群。通过其中的展陈内容及其后人口述的家族记忆,生动勾勒出吴光亮毕生两大夙愿:一是兴教故里子弟,二是建功宝岛台湾。细节之处,尽显其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
考察结束后,双方召开吴光亮史迹研究座谈会。朱文亮老师提出,从吴光亮“武将少文”的特点出发,通过交叉比对同时期人物史料、地方县志、后人口述及日方战报等多元视角,构建立体化研究框架。他强调,需以数字化手段整合文献,还原一个鲜活、完整的吴光亮形象,为两岸历史叙事注入新动能。潘瑞萍副局长表示,期待以校地合作为契机,深挖吴光亮治台方略的当代价值。她指出,吴光亮不仅是抵御外侮的名将,更是两岸交流的一张名片。其精神遗产可为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和平统一提供历史注脚。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将在吴光亮研究所以及吴光亮故居两大平台助力之下,继续聚焦史料整理、学术研讨、资政育人三大方向,推动吴光亮研究向纵深发展。
撰稿人:武欣悦
图片:武欣悦
审核:朱文亮